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档频道 > 演讲致辞 > 读后感 >

玩味人生的哲人-余华的《灵魂饭》(2)

2009-05-06 
余华优雅地玩味了人生。或许成熟就是苍老,这些感情大概是建立在读余华其他作品的感悟上积淀出来的吧。毫无疑问,余华是一位优秀的小说家。
    我第一次读他的《四月三日事件》、《世事如烟》、《往事与刑法》等小说时,简直不知其所云。我简直难以相信这是何类的小说!也许这是所谓的“先锋派”小说吧!但是,这些似乎飘渺、古怪、迷离的小说,有一种很特质的魅力引导我进入那个意境。别人写小说是造故事,余华写小说是塑意境。他把他在人生中感悟到的一切都直接熔化成了意境,使其似乎能直接从精神上来刺激你,这些小说完全流露了他的内心感受。他的小说有一种超越现实的美,让你总是在不经意间被感染。余华说他的生活有两个,一个是真实的生活,一个是虚幻的生活。他说两者就像健康和疾病,一个好时一个差,他又说他现实生活平淡,虚幻世界丰富精彩。他的一些作品,着力描写暴力、血腥这类东西。记得有一位评论家对他有一段精辟的简谈:“他的目光从来不屑于注视蔚蓝的天空,却对那些潮湿阴暗的角落孜孜不倦。他的这些作品专注、深入地探究了那些非常态心理,他对这种感受的表现手法和极端刻划令人震惊。”他的这些故事发生从来不需要一个特定的时间段、地点。你初读这些故事觉得很迷离光怪,但你细细品味似乎就发现这可能就在你隔壁发生。他与读者建立的是一种突破常规的内心交流、精神接触、情感联系。余华把人的恶性琢磨得很透彻,你读这些作品,就好像在看照妖镜。你发现这些偶发的、无理的、进行时态的、时间地点人物模糊朦胧的文字,散发着一种艺术——虚无和无可名状的美。这些暴力和血腥的场景,他写得极为认真,不精细,却不粗糙。也许这就是“先锋”。至于这种风格,有人喜欢有人反感。至少余华有很多作品是平易近人的,比如我最为推崇的《十八岁出门远行》、《活着》和他的一些阐述他内心观点和评论的随笔等。作为作家,余华在创作的时候把自己当读者,他一直试图去与他故事中的人物对话,甚至觉得被自己笔下的人物吓了一跳。他一直以作家身份思考自己,这从他的作品中屡次提到川端康成和卡夫卡对他的影响便知。

    此外,余华看待事物很透彻,在《灵魂饭》中,《奢侈的厕所》和《谁是我们共同的母亲》让人感叹。在余华的作品中,从几百字的小短文到十几万字的小说,都很能读出“人”的味道。他的写作是一种自我挖掘与人世洞析,所以我觉得读他的作品很容易感慨。也许作家就是玩转人世百味的高手,也许。由衷地觉得余华是一位哲人,是一位坚忍地思考着的作家,他把他的情感注入到他超一般的小说中,来理解和展望人世间的漫漫生活。读他的小说,就像用放大镜看生活。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