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对学生会干部的人本关怀,增强学生干部对组织的归属感和荣誉感。学生会干部是开展学生会工作的骨干力量,他们所做的工作是无偿的,辛苦的。工作上有时得不到同学的理解,以及工作和学习上的双重任务,往往使他们承受很大的心理压力。因此,我们要多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聆听他们的看法,及时纠正他们不正确的思想倾向,指导他们的工作,肯定他们的成绩,维护他们的威信。
(二)、围绕学校发展大局,认真抓好“三个重点”工作。
1、重点围绕学风建设来开展各项工作。
——形成以学习为主的导向思想,确立班级学习目标。班委会应该在班主任、辅导员的指导下,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确定本班学风建设的目标。目标可以分为近期、中期和远期三个阶段。并且要对目标进行量化,逐步实现既定目标。
——充分发挥教师的导学作用。班委会应主动联系科任教师,积极反映同学们对课堂教学的意见和要求,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开展研讨活动,并邀请有关教师加以指导和启发,重点培养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解决他们学习方法上的问题。
——形成“树典型,赶先进”激励机制。用典型开路,以先进带动后进,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要善于发现和培养各方面的先进,如:三好学生标兵、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学生党员、学科尖子等,以点带面充分发挥典型的辐射作用,影响并带动同学们共同进步。
——抓好学风阵地建设。重点把教室、宿舍建设成为良好学风的主要场所,创建文明教室、优雅舍区,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2、重点抓好班级管理建设。
——积极探索基层班级管理的新模式。当前,班级工作是学生工作中最为关键也是最薄弱的一环,很多班级出现“抓人当干部”的怪现象。班委分工不明确不合理的问题普遍存在,干部的积极性难以调动起来,严重影响班级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基层班级的改革建设迫在眉睫。各级学生会组织应加强对班级工作的扶持,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班级管理方法。
——健全有关班级规章制度。班级规章制度是班级管理目标的具体化。在与学习、考勤、考试有关的规章制度中,班级可以提出对学习成绩优秀者、考勤全勤者进行奖励的措施,把这些规章制度作为一种硬约束,促进班级成员自觉主动地规范自身的行为,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促使班级的班风学风朝着良性方向发展。
3、重点做好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工作
——活动创新的重点要落在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为学生的就业和创业服务。从新生入学开始,就应通过教育活动等形式着手培养新生的就业和创业意识,帮助他们做好大学生涯规划,目标明确地投身到大学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去。同时,还要积极加强与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的联系,主动协助就业指导中心开展“毕业生现场招聘会”等有助于毕业生走向社会的活动。
——组织策划有湛师特色的大学生创业活动。如开展适合师范生创业的“湛师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活动,为广大学生开辟一片崭新的创业试验田。同时,响应团省委的号召,组织策划“湛师大学生创业实践行动”,联系社会企业,为我校非毕业班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岗位和机会。
(三)、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着力“三个加强”。
1、加强学生会的服务和管理职能,实现两个转变。
——学生会工作由“活动型”向“服务型”转变。学生会工作的好坏关键在于是否切实地为学生服务,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学生会的工作性质不应该只是活动型,而应是服务型,不是“学生服务活动”而是“活动服务学生”。服务是贯穿各项工作的主线,是工作的目的;而活动则是工作的载体,工作的手段,不能单纯地为搞活动而搞活动。学生会组织策划的各类活动应该是源自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同学们所喜闻乐见。力求避免硬性摊派任务的现象,赋予学生更大的选择主动权。
——学生会的管理模式由“停留上层”向“重心下移”转变。在加强学生会自身建设的同时,逐步完善基层学生会组织建设,按照“经验要在基层创,典型要在基层树”的指导思想,把管理运作的重心下移,加强对基层工作的指导,促使学生会的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化。
2、加强学生会的桥梁作用,做好党委的助手和后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