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档频道 > 办公其他 > 调查报告 >

关于杭州地铁塌陷事故的网络调查结果及简析(2)

2009-04-26 
杭州地铁工程湘湖段发生垮塌事故,在基坑作业的工人瞬间被埋,加上自来水和污水漫灌,生还已无希望。为研究在这次突发事件中媒介传播和公共舆论的关系,一个在线非正式调查被发起。感谢313位网友参加本调查,现公布调查结果。
  官媒报道:“此次事故暴露出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管理不到位;二是对发现的事故隐患治理不坚决、不及时、不彻底;三是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流于形式,甚至不培训就上岗;四是劳务用工管理不规范,现场管理混乱;五是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监管不力。”

  其中,只有第五条提到地方政府的责任,从条目的数量上讲,似乎地方政府要负担五分之一的责任。然而,仔细分析不难发现,责任界定其实很模糊。

  按照这项不完全的调查,86%的人认为地方政府负有责任。正如一位网友所说:半夜吵醒长工的固然是那只鸡,但不能忘记掐着鸡脖子的周扒皮。

  78%的人认为施工单位有责任,超过半数的人认为规划设计单位也难辞其咎。还有超过40%的人认为包工头也应负责。

  对于网民来说,无论资方还是官方都是强势方,他们都应对弱势一方民工的死负有责任。

  7.在你获取的地铁事故新闻中,你有没有注意到“中铁”或“中铁四局”这个单位的名字。

  A 注意到了 72.03%

  B 没注意 22.03%

  C 我不确信 5.94%

  【简析】有超过70%的人,记住了施工方“中铁”的名字,考虑到78%的受调查者认为施工方负有责任。从传播学上讲,地方政府的危机公关战略获得了成功,

  8.当媒体公布死亡人数和失踪人数的时候,你当时感觉,这些“失踪”或“下落不明”的人,还有生还希望吗?

  A 有 0.70%

  B 没有 90.88%

  C 当时不清楚 8.42%

  【简析】超过90%的人了解当时的情况,知道塌陷加上污水漫灌,“失踪者”并无生还可能。对于新闻受众来说,所谓“第一触点”非常重要,按照宣传报道的议程,死亡数字不能一下子报告给公众,以免引起舆论的震动。所以,我们看到的地铁陷落报道,第一天只有1人死亡,其余失踪,随后死亡数字才慢慢增加。虽然从法律意义上讲,活要见人,死要见尸,然而,从现场的情况看,“失踪”和“下落不明”只不过是“死亡”的好听的说法罢了。

  9.你认为实际死亡的数字与官方公布数字相比:

  A 实际数字小于官方数字 3.51%

  B 实际数字等于官方数字 10.88%

  C 实际数字大于官方数字 66.67%

  D 不清楚 18.95%

  【简析】相信官方数字的只有10%多一点,有三分之二的人认为实际死亡人数大于官方公布的数字。还有近五分之一的人,承认自己不清楚。这说明,官方的公信力依然收到被调查者的质疑。然而,奇怪的是,国内这么多家媒体,没有一家怀疑并调查过官方的死亡数字。

  10.【可多选】你认为造成这场事故的根本原因是

  A 安全意识薄弱 45.26%

  B 大干快上赶工期 57.54%

  C 前期规划缺陷 60.35%

  D 施工单位操作不规范 60.35%

  E 背后隐藏着腐败 81.40%

  F 地方政府监管不力 68.07%

  G 其他不为人知的原因 34.39%

  H 另外的原因 5.61%

  【简析】关于事故原因,虽然有上面所提的官方调查结果,但很多网民并不认为这是一个单纯的安全事故。有超过80%的人怀疑背后有腐败隐藏,也有超过60%的人认为地方政府的监管不力、前期规划缺陷是事故的原因。这显示,被调查者认为地方政府应该负更多责任。

  11.【可多选】你认为此事最终会怎样处理

  A 施工方直接责任人得到严肃处理 67.84%

  B 施工方直接责任人的上司也得到处理 32.51%

  C 规划设计方得到相应处理 16.25%

  D 地方政府官员得到相应处理 20.14%

  E 没有人受到处理 21.20%

  F 其他结局 12.01%

  【简析】被调查者显著地认为,施工方直接责任人难逃处罚。另外认为“施工方直接责任人的上司也得到处理”占32%,明显领先其余选项。只有20%的人认为地方官员应该受到处理,这与以上多数人认为地方政府应该负主责显然矛盾。是否,这是因为被调查者已经相当谙熟了中国官场问责的潜规则。

  12.你认为应该给遇难民工以什么样的名分

  A 为城市建设而牺牲的人 18.66%

  B 无名英雄 1.76%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