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仪器未搬迁时,前、后视点上尺垫均不能移动.仪器搬迁了,后视尺立尺员才能携尺和尺垫前进,但前视点上尺垫仍不能移动.若前视尺垫移动了,则需从起点开始重测.
(二)四等水准测量
(1)步骤提要
1、指定一已知水准点,选定一条闭合水准路线,其长度以安置4至6个测站为宜;
2、照准后视标尺黑面,读取下丝、上丝读数,精平,读取中丝读数;
3、照准前视标尺黑面,读取下丝、上丝读数,精平,读取中丝读数;
4、照准前视标尺红面,精平,读取中丝读数;
5、照准后视标尺红面,精平,读取中丝读数.
3)四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
视线长度
前后视距差
前后视距累积差
黑红面读数差
黑红面高差之差
高差闭合差
L为水准路线总长(km).
当测站观测记录完毕,应立即计算并按表中各项限差要求进行检查.若测站上有关限差超限,在本站检查发现后可立即重测.若迁站后检查发现,则应从水准点或间歇点起,重新观测.
4)依次设站,按同法施测直至全路线施测完毕.
5)对整条路线高差和视距进行检核,计算高差闭合差.
(4)注意事项
严守作业规定,不合要求者应自觉返工重测.
小组成员的工种轮换应做到使每人都能担任到每一项工种
测站数应为偶数.
要用步测使前后视距离大致相等,在施测过程中,注意调整前后视距离,使前后视距累积差不致超限.
各项检核合格,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在容许范围内,方可收测.
(三)纵断面测量及绘图
步骤简要
1.高程控制测量(基平测量)
①路线水准点的布设.选一约300米长的路线,沿线路每10米左右在一侧布设水准点,用木桩标定或选在固定地物上用油漆标记.
②施测.用DS3自动安平水准仪按四等水准测量要求,进行往返观测或单程双仪器高法测量水准点之间的高差(每组测量一段),并求得各个水准点的高程.
③精度要求.每组往返观测或单程双观测高差不符值 mm(式中L以km计).
2.中桩高程测量(中平测量)
①在路线和已知水准点附近安置水准仪,后视已知水准点(如BM1),读取后视读数至毫米并记录,计算仪器视线高程(仪器视线高程=后视点高程+后视读数).
②分别在各中桩桩点处立尺,读取相应的标尺读数(称中视读数)至厘米,记录各中桩桩号和其相应的标尺读数,计算各中桩的高程(中桩高程=仪器视线高程-中视读数).
③当中桩距仪器较远或高差较大,无法继续测定其它中桩高程时,可在适当位置选定转点,如ZD1,用尺垫或固定点标志,在转点上立尺,读取前视读数,计算前视点即转点的高程(转点的高程=仪器视线高程-前视读数).
④将仪器移到下一站,重复上述步骤,后视转点ZD1,读取新的后视读数,计算新一站的仪器视线高程,测量其它中桩的高程…….
⑤依此方法继续施测,直至附合到另一个已知高程点(如BM2)上.
⑥计算闭合差&*02;h,当 (式中L为相应测段路线长度,以公里计)时,则成果合格,且不分配闭合差.
⑦如此法完成整个路线中桩高程测量.
3.纵断面图的绘制
以中桩桩号为横坐标(比例为1:1000),中桩高程为纵坐标(比例为1:100),在坐标纸上绘制路线纵断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