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上海、云南等地有关市场及陵园建设考察报告(3)
赴外省市有关市场及陵园建设考察报告博采众长,为我所用 ——赴上海、云南、广东等地有关市场及陵园建设考察报告。
二、对我区相关产业发展的启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歉收并蓄,博采众长是一种重要的工作机制。这次考察,大家耳闻目睹了考察地的发展变化,普遍感到精神振奋,启发很大,一致认为要在领会外地经验的实质上下功夫,在创造性地吸收、消化上下功夫,在紧密联系我区实际学习借鉴上下功夫,结合相关工作,形成如下共识:
(一)汉口北专业市场群将大有可为。区委、区政府确立“依托南部地区,加快融入汉口”的发展定位。怎么融入?汉口北专业市场群是其重中之重的载体。
考察中,大家体会到:一是现代物流业是朝阳产业,其发展前景之广、市场容量之大、产业关联度之高,带动作用之强,由此产生的乘数效应,其它产业无法比拟。二是将若干个专业市场沿线连片集中打造,在全国尚无先例,有利于功能整合,优势迭加,产生集群效应,规模效益,形成核心竞争力。三是武汉城市总体发展规划,将汉口北定位为以批发、贸易为主,以全国性、区域性大型市场为骨干的武汉商品流通市场体系。武汉产业发展取向中“两通”(交通、流通)、“两业”(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仍是重点。我区南部经济发展战略意图与此高度契合,有利于顺势而为加快推进。四是黄陂具备“近、便、灵”的区位优势、“水、陆、空、铁”的交通条件,控制较好的土地资源以及一定的产业基础等,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构筑华中地区“物流王国”,时机成熟,完全可以乘势而上,并且必将成为黄陂振兴崛起的重要支撑。
(二)花卉苗木市场应大力开发。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大幅提高,利用鲜花美化生活、装点居室、表达情意,利用树木改善环境已成为新的消费时尚。加上入世后,与国际花卉市场一体化的形成,给花卉苗木的发展带来无限的商机。黄陂是全市乃至全省的农业大区、林业大区,理应做好花卉苗木市场文章。一是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现代农业,而现代农业的核心是要通过培植特色主导产业来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花卉苗木产业比较效益较高。从我区的自然条件看,应当作为一个主导产业,一个主攻方向来抓。二是整体提升汉口北市场群综合优势的需要。花卉苗木市场是汉口北市场群的一个重要组织部分,同其它专业市场互为环境,相互协作配套,形成较为宽广的产品供应域,组成较完备的市场体系。三是深入推进武湖“一主三化”示范建设的需要。大武湖需要大产业作支撑。在武湖建立花卉苗木市场,符合总体发展规划,有利于培植特色主导产业,发挥龙头作用,同时可带动周边街镇乃至全区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致富。四是整合提升现有产业资源的需要。黄陂有30万亩土地适宜发展花卉苗木,但现有实体(基地)普遍规模偏小,布局分散,品种结构不优,起步较晚,实力不强,客观上需要培育大市场,引进大企业当“龙头”,联合参与市场竞争。据市场预测分析,花卉苗木集中交易区(含展示功能等)规模可控制在1000亩以内,类似阜华集团有开创精神的企业应作为重点“龙头”,引进开发。理性分析我区开发花卉苗木市场,虽有其必要性,也具备汉口北市场群所拥有的各种优势,但客观地看,也有其不利因素:一是四季温差大。同云南、广东相比,温差值高于10摄氏度以上,特别容易出现极端天气,气候条件处于明显弱势,越冬和度夏时的极端温度限制了很多花卉苗木品种的生存和繁殖,而如果人工模拟气候环境,成本因素不容忽视。二是地力不足。土壤理化性、有机活性不理想的面积比重较大。三是农户缺乏种植经验和技术。四是周边竞争较激烈。如东有浙江萧山、南有广东佛山、湖南浏阳、北有河南潢川等,这些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采取针对性的对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