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流转情况调查报告(2)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
三、实现土地有序流转的对策建议
进一步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构筑新的农业生产格局,营造市场竞争优势,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新突破,让土地真正“走”起来。
1、要遵循农村土地流转原则。农村土地除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全体农民集体所有,土地流转,不能改变土地集体所有的权属关系,必须接受集体的监督和管理。二是自愿流转的原则。不管采取何种模式的土地流转,必须建立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广泛征求农民意见,取得农民的理解和支持。三是有偿流转的原则。无偿流转土 地在客观上容易造成群众浪费土地资源,有偿流转可以在经济上激发群众合理利用土地的自觉性。四是依法流转的原则。要严格按照有关法律规定办理流转手续,确保土地规范流转。五是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集体土地的发包、出租,必须由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组织进行公开招标,防止暗箱操作、私下交易行为的发生。
2、要加强土地流转规范管理。一是要建立土地流转监管指导体系。农村土地流转工作涉及土地政策的宣传、培训、指导、流转手续的规范、合同的鉴证登记等工作,任务相当重要、艰巨,必须建立健全强有力的监管体系。二是要规范土地流转手续。流转双方应先向村集体提出流转申请,村集体在充分征求双方的意愿后,明确土地流转的形式、补偿、期限,依法签订相应的流转合同,并做好流转合同的鉴证和登记备案工作。三是要加强土地流转的协调。妥善解决“有地无力开发”与“有力无地开发”的矛盾,切实加强土地流转协调,是村集体经济组织的重要职责。村集体要加强服务指导,做好群众的思想动员、宣传解释等工作,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在农民权益不受损害的前提下,让农民愿意将承包的土地流转出来,同时为承租者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3、研究探索建立土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建立土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实行土地流转委托管理,是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充分发挥土地的资源优势,实现土地有序流转的有效途径。镇、村、组三级要尽快建立土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中介组织要建立农村土地流转交易信息网络,及时登记汇集可流转土地的数量、区位、价格等信息资料,定期公开对外发布可开发土地资源的信息,接受土地供求双方的咨询,沟通市场供需双方的相互联系,提高土地流转交易的成功率。在双方协商一致前提下,帮助办理流转手续,同时为承租者提供信贷、技术、物资等服务,妥善处理土地经营过程中发生的矛盾和问题,切实维护土地所有者、承包者、经营者三方的合法权益,从而使土地流转与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双赢”。
4、研究拓宽土地流转的新模式。土地流转一方面要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步伐的不断加快,另一方面是农民的收益得到保护并不断提高,因此,必须认真研究进一步拓宽土地流转模式。要积极推进反租倒包。反租倒包是由村集体“反租”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形成一定数量土地规模,再承包给个人或单位,由承租方向集体交纳土地承包费,同时对土地承租方给予年度性的经济补偿,从而使集体经济收入得到提高,农民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承包权表现为一种具有交换价值的资产。集体成立土地股份公司或股份合作社,农民将土地承包使用权入股,可以使经营者获得 较为充分的自然资源,同时农民也能按照土地股份享受年终分红,为进一步推动农村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奠定良好的基础。
5、深化农村社会管理体制配套改革。要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加快小城镇建设和农村城市化进程,大力培育农村劳动力市场,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为农村土地流转创造条件。要大力培植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提高农业规模化经营水平。要改革农村户籍制度,打破农民身份的限制,改变农民的“恋土”观念,鼓励农民离土离乡,进入城镇安家入户,减少农民对土地的直接依赖。同时要加快建立健全适合农村特点的社会就业、养老保险、合作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消除农民离土的后顾之忧。
麒麟镇政协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