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档频道 > 办公其他 > 工作报告 >

某政府工作报告(2)

2008-11-11 
第六,重点要在促进和谐发展上求突破。社会要和谐,必须做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在抓好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必须抓好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深入实施科教兴镇战略,全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四是民政救济和社会保障更加深入,全年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救济款、农村义务兵优待金、临时救助款、五保户供养金总计59万余元,使困难群众的生活得到妥善安排。
    五是扎实开展了民兵整组和国防潜力调查工作,在今年的7—8月份水灾中,全镇在家的基干民兵发挥了冲锋在前、吃苦在前的精神,从而保障了广大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了社会的好评,积极引导青年踊跃报名参军,超额完成新兵上站体检人数,全镇11名青年应征入伍。
    六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开展顺利,全镇共有1.6万人参加新农合,2007年镇卫生院完成门诊5109人次,住院患者306人次,年内仅在镇卫生院就医补偿新农合农民就高达20余万元,彻底解决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
    (六)加强政府和村级班子建设,全镇干部风正劲足
以加强和提升执政能力为重点,坚持把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六大六中全会精神和十七大精神放在工作的首位。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集中学习制度、领导干部自学制度和理论学习考核制度。村民委员会换届圆满完成,一批文化高、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年轻人进入村级班子。深入开展民主集中制教育,建立民主科学的决策机制,树立起团结务实、廉洁高效的政府新形象。深入开展党风党纪教育和警示教育,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教育、督促政府班子成员廉洁自律。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及其延伸工作,强化民主监督。
此外我们在档案、群团、工会、老龄、统战、人事、统计、保密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圆满完成了既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取得的成绩令人欣喜和鼓舞。这既是镇党委正确领导的结果,也是各位代表监督支持的结果,更是全镇人民团结一心,攻坚克难,真抓实干的结果,凝聚着在座各位的辛勤汗水和智慧。在此,我谨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通过你们向全镇人民、向所有关心、支持回龙改革、建设与发展的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诚挚的谢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全镇经济社会发展中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不足,效益不高;农业产业化程度仍然较低,农民增收缓慢;财政形势严峻,收支矛盾依然突出;部分干部群众思想不够解放,投资软硬环境依然较差。对于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08年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2008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我们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谋求发展的关键一年。从经济发展的宏观环境来看,中央进一步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支持“三农”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国家批准重庆成为城乡统筹改革发展试验区,也为我们发展现代农业,培育新型农民,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从我们自己的发展基础来看,经过几年的探索,我们已经找到了一条符合镇情的发展路子,制约瓶颈不断突破,投资环境得到优化和改善。全镇群众人心思干,人心思富,热情高涨,全镇上下干事创业的氛围已经形成,为我们实施跨越发展奠定了基础。面对难得的机遇和条件,全镇上下必须树立强烈的机遇意识,紧紧抓住机遇,不断转变发展理念,提升发展境界,创新发展模式,强力推动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在新的起点上迈出更大更快的步伐。
    今年政府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高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贯彻中央、市、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按照推行“一村一品”调结构,实施全民创业增收的总体思路,紧抓加快发展第一要务,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实施项目带动,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今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镇生产总值完成1.73亿元,较上年增长13%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000元,较上年增长12%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以内。
    三、2008年工作措施
    为完成上述目标,我们要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好字为先、好中求快、统筹协调、全面推进”,着力实施“一个计划、三项工程、六个突破、一个建设”,即:
    大力实施全民创业计划。通过宣传动员、典型引路等办法,促进全民树立创业意识,激发创业激情,形成创业冲动,以创业推动发展,以创业致富群众,引导形成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群众创家业的新格局。
    大力实施“一村一品”工程。围绕“畜、竹、劳”三大支柱产业,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努力形成一村一品发展格局。以骑胜和幸福村为重点,建成无公害笋竹基地5000亩。依托笋竹市场组建笋竹专业协会,确立一支长期稳定的笋竹销售队伍,积极发展订单农业,切实提高蔬菜产业效益,初步建成4个笋竹产业示范村。以骑胜、新权、白鹤等村为重点发展养殖业,建成牛、山羊、生猪、鸡等产业的突破性发展。通过积极组建各类协会,成立农村经济合作社组织,发展壮大农村经济队伍,大力开展各类科技培训,着重培育科技示范基地和示范户,为一村一品发展夯实基础。同时要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加大劳务输出工作力度,确保全年输出劳动力8000人次以上;并通过加强岗前培训和技能人员输出,提高劳动力素质和创业效益,确保劳务输出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
    大力实施精品名牌带动工程。围绕回龙无公害笋竹这个品牌,加强质量保护,积极在引进新品种,打造新名牌上下功夫。引导企业晋升资质,扩大规模,走出县,渗透市,进一步提高知名度和效益。
    大力实施扶贫解困示范工程。围绕新农村建设,通过开展“贫困对子帮扶”,通过统筹安排各种支农项目,捆绑使用各种支农资金,着力改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条件,为发展循环经济和现代农业奠定基础。坚持领导帮扶、产业帮扶、信息帮扶相结合,积极开展“领导干部定向帮扶”活动,变“输血”扶贫为“造血”扶贫,年内确保500人脱贫。
    结合镇情实际,我们要重点在六个方面求得突破。
    第一,重点要在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建设上求突破。水是始终制约回龙发展经济的命脉。要改变回龙的落后面貌,水是生命之本、生命之源。为此镇政府将把兴修水利作为政务之首、惠民之本,积极协调各方力量大兴水利。重点是争取今年改造7个小二型水库项目。同时,加大向上跑项目,争资金力度,动员各方力量,新打机井和深水井,全力扭转落后面貌。在设法保证灌溉的同时,全面稳步解决好全镇人民的人畜饮水安全问题。
    路也是全镇发展的又一个重点和难题。今年我们全力争取县上对大国路进行草油改造,又要动员各方力量保证“村村通”工程又快又好实施,完成村级公路20公里道路硬化任务。
    同时,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建设。按照规划先行,强化基础,稳步推进的思路,在完善集镇区域规划的基础上,完成新车站建设,新开发商业门店40间,同时启动回龙二环路建设工程,坚决清理占道经营,引导形成布局合理,规划科学,设施完善,不断提升集镇品位和档次。
    通过实施农村信息化工程,提高有线电视入户率,保证手机网络覆盖无盲区,推行移动农网和电子政务网等重点项目,促进区域信息灵通,环境优化。
    第二,重点要在招商引资上求突破。招商引资对于我镇而言,没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但应当看到,随着基础条件改善,不少企业愿意向我们伸出友谊之手。我们也必须坚定信心和决心,牢牢把握招商引资是促进发展的第一要务,牢固树立人人都是投资环境的观念,主动出击,叩门招商,以诚信感人,以热情留人。着力引进外商到本镇投资,努力实现招商引资新跨越。继续支持和帮扶现有企业加强技改,扩大规模,提高效益,全方位为企业服务,全面提升工业经济运行水平。
    第三,重点要在新农村建设上求突破。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镇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大力实施示范村、重点村建设。完成雁鹅村建设任务。抓点带面,整体推进,促进镇村面貌日趋改善。同时结合培育新型农民,充分发挥广大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扎实推进农村民主法治建设,推行村务公开,建立完善民主议事规则,规范农村民主管理;通过鼓励支持民间文化组织发展壮大,积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先进文化占领农村市场,改陋习、树新风,树立回龙对外文明新形象。
    第四,重点要在平安建设上求突破。结合和谐农村建设,扎实开展平安创建活动。要重点抓好村级、社区巡逻队建设。坚持和谐社会平安为先的思想,积极开展群防群控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大民事纠份排查调处力度,严格落实维稳工作责任制,进一步完善治安防控网络,加强村级巡逻队建设,实现治安巡逻经常化。大力开展“五五”普法教育,提高全民法制意识。高度重视信访工作,不断完善社会利益协调和纠纷排查调处机制。认真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活动,巩固扩大“一控制两下降”成果,确保全镇大局稳定。
    第五,重点在培育税源,促进财政增收入上求突破。今年,财政形势仍然十分严峻,遗留问题较多,收支矛盾突出。今年,财政工作要以培育财源,增收节支为目标,努力建设节约型政府和节约型机关。加大耕地占用税、工商税和契税的征收力度,做到应收尽收,在增收节支的同时,不断加大农村基础投入力度,保证各项支农、惠农资金如期到户到人。
    第六,重点要在促进和谐发展上求突破。社会要和谐,必须做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在抓好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必须抓好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深入实施科教兴镇战略,全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创强目标。以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线,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促进镇风文明。认真贯彻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强化流动人口管理,扎实开展“管理、服务、自治”三位一体工程,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关爱女孩”等活动,落实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加快实施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加强民政救济工作,更加关注民生,提升救济标准,扩大农村低保覆盖面,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生活,保证全镇不漏一人。加快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引进和培训医疗人才,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和看病贵的问题。加强土地流转管理,严格用地核查和审批,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挖掘闲置土地资源,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率。执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大力开展土地复垦工作,切实做到占补平衡。加快推进农村医疗、养老、生育保险建设,培养强化农民保险意识,促进社会保障事业和谐发展。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