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评开幕式如作文-开幕式作文素材
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整整过去24小时的现在,在网上好评恶评皆如潮的时候,想起要为开幕式写点什么,实有落伍之嫌、更有拷贝之疑。不想看别人是这么说的,我把开幕式当作文评,总没人这样写吧!
好文章!开幕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看完后鸟巢之影挥之不去,至于我语无伦次地把鸟巢嚷成鸟立方者,实是神经高度亢奋所致。那飞来飞去神奇莫测的人影,那舞上几小时、疲惫不堪还嘴硬的人影,那为了表演极度紧张的人影,那挥汗如雨还强颜欢笑的人影,都告诉我:写这么篇文章不容易啊!所以好评一番实不为过。
文章够深。“文化”“中国”应是文章的主题关键词。你瞧,书画之艺、歌舞之术、太极八卦、四大发明……还有什么没有搬上舞台呢?如还要搬,只能搬搬盘古开天、嫦娥奔月的神话了。这一设计,尽显东方文化智者----中国的高雅与厚重,丰富与深刻。张艺谋同学的聚合与发散思维实非一般。 文章够撼。响彻北京城的击缶之声,训练有素的“活人印刷”,宏伟大气的太极之阵,都让人想起你的大作《英雄》,撼是你作品的个性标的,要继续保持优点,力争推陈出新;文章够炫。在舞美方面,张同学你已使出浑身解数,至少我是挑不出不炫之处了,五彩之色尽显喜庆,九洲之音皆呈祥和,更有烟花朵朵,似让我闻出火药味阵阵,宛如置身杭城烟花大会,此情此景皆似旧时相识。
当我还想继续赞美之时,脑海里竟冒出一词:瑜不掩瑕。想想都觉得罪过,人家张艺谋同学不容易啊!但总觉得身为老师,把自己要说的话憋在肚子里是更大的罪过,于是就一吐为快。
依我之见,张同学你的文章至少有三大硬伤。
1. 比例失调,章法不和。
人类对黄金分割点情有独钟,这是审美法则,更是自然法则。综观全文,我没有发现分割点,更甭说黄金了。好在谁都能看出你把文章分成古代和现代篇章,思路也算清晰了,但总不明白两部分的关系。是对比?为了突出哪部分呢?是并列?会不会有先松后紧、头重脚轻嫌疑呢?是承接?两部分所承之物又是什么呢?不会就那幅画吧!如真是那幅画,当它出现在现代部分之时,总有点盗取故宫名画然后在北京最繁华的大街上卖画的滑稽。至于文化部分,张同学啊张同学,如何让文化因子排好队,别让它们争先恐后地粉墨登场!你瞧人家正步走多整齐啊!你瞧人家敲鼓多整齐啊!你呀3COME文档频道,总是用不好草灰蛇线之技,画卷的线索作用你最多只发挥了一半,你把画卷徐徐张开,你怎能不会把画卷慢慢合拢呢?我多少次和你说,前后照应首尾呼应,你是有呼没应啊!什么?你照应了?多些,再多些!合拢古典之画卷,开启现代之宏图,不也挺好吗?
2. 高潮失误,煽情无果。
优秀之作情节安排的最高境界应是高潮迭起,有高潮而不迭起者次之,而无高潮者连列入优秀作文行列的资格也没有。初读本文,一看开篇架势,让人坚信高潮迭起可以期待,但通观全篇后,却让人有精雕凤头之嫌。在奥运之歌响起时,我是期待高潮的,别的不说,就刘欢一个人上,都能让听者热血沸腾的,现在有两个啊!而且人家还会说中文,多不容易啊!谁知,中西合璧竟是如此艰难,刘欢唱完,我就担心,这两国宝怎么合声啊!果真,我的担忧绝非多余,感觉乱哄哄地一阵,然后就是英国歌手中文演唱的听起来挺滑稽的段落。不尽兴啊!在听了歌后,我对点燃圣火的情节充满了期待。李宁压力最大了,要高潮,只能找李宁了!欣赏你的大胆,你把李宁吊了起来,然后看看我。当你看到我惊呼的表情时,你会心地笑了。还好,你没听见我惊呼的内容:还飞啊!你就不来点隐藏?你在前文飞过多少回了,再美的飞也会审美疲劳啊!然后你平静地让李转圈,可我憋得慌啊!李宁被吊了一圈,我的视线也被吊了一圈啊!我是游目而不骋怀啊!于是激情冷却,只能等待新高潮。终于近了,近了!啊?李宁停这么长时间作什么?是飞兴奋了,还是在内心作祈祷呢?点火啊!点啊!点了!看到了惊呼的场面描写,我知道你会这么写的,但你看到了吗?我脸上有种期待落空的深深疲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