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党代会报告首次提出2020年人均GDP比2000年翻两番,中国人口较多,单纯以经济总量来衡量,可以表明中国国力的增强,但是人均GDP更能反映居民在经济发展中分享的成果。这一目标的提出是基于最近几年经济的快速发展而确定的。
中共首次把“生态文明”写进党代会政治报告。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其中,"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十七大报告提出生态文明的理念,批判反思了人与自然关系中环境污染的代价,强调 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关系,中国生态文明的内涵是:不断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建立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另外,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是实现 生态文明的基础和前提,生态文明反过来又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前两个文明。
十七大报告首提“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作为一个专业经济术语,按照国家统计局专家的解释,“财产性收入”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如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它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等;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
中共首次强调在初次分配中体现公平以遏制贫富差距中共这一理念变革,意在遏制近年收入分配状况恶化、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中共对初次分配也要体现公平的强调,意味着老百姓不仅能从再分配中得到好处,在初次分配中也能保证自己的权利,不用光等着政府救济。这些年中国消费需求总是上不去,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低收入者比例太大,他们的消费能力不足。在收入分配中实现效率与公平的有机结合,将有助于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党与腐败“水火不相容”、“廉政文化”首次出现在了报告中胡锦涛15日在十七大开幕式上所作的报告,再次显示了这个拥有7300多万名党员的世界最大执政党面对腐败的坚决态度。 中国共产党对于扩大党内民主越来越重视,越来越加强,越来越具体。党内监督的渠道更加畅通。十七大召开前,国家级预防腐败的专门机构――国家预防腐败局正式揭牌。加强监督、关口前移,是有效预防腐败的关键。
我深刻体会到十七大对于我们的影响。四川省人大代表在采访中说到: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给我们提供了最好的政策环境、最难得的发展机遇。随着世界科技革命步伐加快,“外资西进、内资西移”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我们正当其时,四川可以作为产业转移的承接地,成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同时在十七大报告中还将“四化”增加了“信息化”变成“五化” ,即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对于即将就业的我们来说,所学的计算机信息化专业也正符合党和国家发展的人才需求,再结合四川未来的发展前景,我想我们是具备一定优势的,因此我们也需要继续跟随党的路线走,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科学技能,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与时俱进,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