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双语教学的点滴思考
作者: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学校 邹丽萍 录入时间:2004-5-3 阅读次数:888
21世纪已经到来,以加强外语和计算机为新世纪人才特征的新一轮中小学教育教学、课程改革方兴未艾,“大德育”、“探究型学习”、“双语教学”等新概念成为“热门主题”,成为推进“素质教育”的又一着陆点。苏州这个温文尔雅的城市,一直处在中国教育改革的前沿,苏州加强外语教学势在必行,外语教学正在准备新的飞跃,其中“双语教学”是最引人注目的视点。
听了这样的一节双语课,课题为“圆”(Circle),思绪多多.将课堂片段记录如下。
片段一:
课件出示三个小动物各自开着各自的车准备比赛,第一辆车轮是三角形的,第二辆车轮是正方形的,第三辆车轮是圆的。
师:The animals are having a sports meeting. What’s the difference among their cars’ wheels?Make a guess, who will be the winner?
老师用一连串练得烂熟的英语说出,学生没反映过来,看课件中英文对照中的中文,马上理解了意思。
生:The dog will win!
师:Good, the dog will win ,because his car’s wheels are four circles!
(思考:新课程提倡交流学习,课堂上学生经常交流各自的学习心得,交流彼此的看法,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真实的感受,引导学生说自己的话,“把说的权利让给学生”!而就因为这是一节双语课,学生的英语能力远远达不到清晰的说出他的思维过程的程度,所以教师就把这个“说”的权利又返还给了自己,殊不知这样的返还却夺走了一次学生自己说的机会。)
片段二:
点击浏览该文件(点击看图)
出示圆心
师:What’s this?
生:It is the center of the circle.
指半径
师:What’s this?
生:It’s the radius.
指直径
师:What’s this?
生:It’s the diameter.
(这个问答很流利)
出示问题:
1、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adim and the diameter of the same circle?
2、How to represent the relationship by letters?
(当然这里所有的问题都是中英文对照的)
学生在回答第一个问题时,教师允许学生用中文,还特意说了一句“你能用中文来回答”。第二个问题,学生用英文字母表示出两者的关系。
(思考:在对数学名词的问答中,师生配合的相当好,一问一答相当紧凑流利。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在英语教学中不常接触到的术语和单词,这是双语教学的标志之一,在这里体现到了这一点。然而细细想来,这样的体现也仅仅局限在数学名词中,比如说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用英文怎么说,至于一些内部的原理,分析思维的过程,就很难让学生用英文讲,这样就出现了上述情况:老师让学生分析半径和直径之间的关系,用英语学生就说不出来,老师还特意强调用中文,这样的强调,恰恰黯淡了双语的魅力。)
这是一堂练习课,之后的练习,学生每人有一张纸,纸上印了中英文对照的习题。学生完成的速度很快,猜想也没来得及顾及那几个漂亮的英文单词。
近来,“双语教育”或是“双语教学”一时间成了报刊媒体的高频词,伴随而来的是英语学习不断低龄化的时尚。自2001年起,教育部将英语学习的起始阶段定为三年级,其理论上的科学性、实践上的可行性以及师资、教材等问题已经引起了不少的争议,纵是如此,不少学校却为追求社会上的轰动效应擅自将英语更提前至一年级,“双语”、“全英语”成为招生收费的“卖点”。这股风越演越烈,以致于关于“双语”幼儿园的办学新闻也常见诸报端。家长、社会的盲目“跟进”为英语学习热造就了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普通家庭,送孩子参加各种英语兴趣班;已经“小康”的,送孩子进涉外夏令营短期“留学”;更有实力雄厚者,想方设法送未成年孩子赴异国他乡移民……此外,据统计,2001-2002年度发达地区外教的平均工资上浮了50%,于是越来越多的合格或是并不合格的外籍人士也以“外籍专家”的名义进入了中国的中、小学校乃至幼儿园,其中不少仅仅是参加过“第二语言教学专业培训”,而来华前可能是加油站工人、食品店营业员,甚至是“下岗”者!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一个英语爱好者,一方面我为全社会关注重视英语而开心,另一方面又为这种过热的局面而忧心忡忡。特别是看到家长们热衷于逼孩子学英语时,我会泛起一种痉痛之感:孩子们这么早、这么多地接触英语真的有必要吗?
值得一提的是,至上而下的学习导向有时得不到预计的效果,也许只得到一个形式,一个空的壳,于是有了“费时甚多,收效甚微”的结果!以我国的职称英语考试为例,它的难度很大,专业性强,但通过率却很高。是大家的英语水平真的提高了吗?恐怕不是,不信你让他们说几个句子写两句话瞧瞧?大多数人是靠死记答案甚至其他“技巧”过关的。
尽管双语被称作是培养外语人才的有效途径,但目前只能在有效的范围内试点,因为它的推广,首先遭遇的瓶颈是“师资”问题。不少学校反映,一般大学本科毕业的教师英语不错,但大部分是笔头厉害而口语欠缺的“哑巴英语”,英语专业毕业的学生虽听、读、说的能力不错,却没有相关的专业知识,也难以在双语教学中挑大梁。如果仅仅是为了上一堂双语课,那么不管函授也好,大学毕业生也好,经过一定时间的准备,总能上起来,只要有一点英语基础就行,不过那只局限于一两节这样的课。 业内人士分析,学校在学生水平未达到一定程度之前,盲目使用双语教学无异于拔苗助长。与此同时,双语教学的推广,与应试教育是有矛盾的,双语教学需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势必会影响到学校的升学率。试想,学校会舍弃升学率而去搞双语教学吗 ?
所以,双语教学的推广之路可谓任重而道远啊!
关于双语教学的点滴思考[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