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海归仍然 “吃香”
前不久,在一宗求职节目上,一位留学生上台,自称在海外修了不少学位,结果被那些老总们质疑,晕倒在现场。专家指出,如今国内企业已经不再唯学历、出身用人,而是更注重人才的自身素质和能力。 “这警示海归,不要试图靠一张海外文凭,回来就想搞特殊化。如果你在国外 ‘镀’不上金,回国却只会眼高手低,那出国只能算是拿着父母的钱出门 ‘溜达’了一圈。只能算长了见识,不能算长了本事。”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王辉耀(微博)对此认为。
海归就业之路虽并不如他们想象中顺畅,但仍有不少海归回国后找到了一份自己“心仪”的工作。专家指出,对于企业来说,国际化视野开阔、思维活跃、外语水平高以及适应能力强仍是海归的核心竞争力,但殊为重要的一点是,那些具备海外工作经历、掌握海外技术能力,同时拥有 “国际资源”的海归,才是众人竞相追捧的职场赢家。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一些专家看来,海归有 “裸海归”和 “资深海归”之分。“裸海归”指的就是那些在海外只有求学经历、就读经历的海归,这些海归的生活圈子只限于校园附近,并没有对国外的人文、职场环境、企业运作模式有过深度理解,这些海归回国后就只能和一般国内名校毕业生的档次相当。而另一种 “资深海归”,则是除了留学经验外,还有在国际企业就职的经历,显然也就更吃香。黄小平说: “在海外有3至5年工作经验的海归,回国后起薪至少都是在6000元以上的,如果是金融或IT行业,有3年至5年工作经验的优秀海归,起薪都是1万元以上。”
职业规划师洪向阳指出,有三种海归最受欢迎:一是掌握核心技术、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学术技术领军人才;二是熟悉国际惯例、具有国际运作能力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三是具有特定专业技能、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急需紧缺的专门人才。据了解,海归求职中,竞争最为激烈的行业是行政类和国际贸易类,竞争最不激烈的职位是技术或产品研发和销售类。
安永大中华区人力资源主管合伙人黄文认为,从国外留学回来的人,他们的语言能力可能会强一些,观察、分析问题的角度可能会与国内的学生不一样, “所以我们招海归是为了让团队多元化一些,能够多些人从不同的角度来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