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 > 校园资讯 > 校园热点 >

专家网友激辩12年中小学学制该不该瘦身(1)

2012-04-01 
在笔者看来,缩短中小学学制是个好建议,不妨一试。缩短中小学学制,能减轻中小学生的身心负担。目前.......
 编辑推荐:

贵州发生学生疑似食物中毒事件 86人送医院救治

村小被撤致86孩子失学 老师称给点土豆也愿教书

15岁女孩早恋与人开房 急坏母亲

高校男生身价排行 清华工科男500万居首

敬请关注读书人网站:http://www.reader8.net

12年中小学学制该不该瘦身?专家网友激辩

  据现代教育报报道,全国政协委员、河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院长许皞建议缩短中小学学制。比如,可将学制调整为小学5年、初中2年、高中2年的9年学制。全国人大代表陈华伟也建议,将中小学学制缩短为10年,可将初中和高中(或中专)合并,采取“5+5”(小学五年、中学五年)学制,实施普及到高中的十年义务教育制度。

  对此建议,一份网络调查显示,61.2%的网友支持,37.4%的网友反对,反对的理由是“会加剧学生学习压力”,“揠苗助长,对学生成长不利”等。那么,学制长短的标准是什么,多长为好?本期论坛特约业内人士就这一话题展开争鸣。

  中小学学制该不该瘦身?

  各抒己见——

  不妨一试

  □何勇海(撰稿人)

  在笔者看来,缩短中小学学制是个好建议,不妨一试。缩短中小学学制,能减轻中小学生的身心负担。目前,学生上大学前,需经历6年小学、3年初中、3年高中共12年的基础教育。无庸讳言,这个过程确实比较漫长,学生很多时候都不是在学习,而是做题备考;而且学制太长,未免会导致教育效率低下、教育效果迟缓,学生一年又一年地为应试而战,给学生减负的问题一直落不到实处,沉疴一拖再拖。在这种状况一时难以改变的情况下,缩短原先漫长的学制,探索更为高效、更为节省的学制,不失为一种为学生减负的好方式。

  有人或许会担心,学制被缩短,课业被压缩,反而会给学生增负。其实不然。正如许皞委员所言,小学一年级基本是重复幼教阶段的内容,初中二年级和高中二年级已基本学完所有课程,初三和高三几乎全在强化复习应试,这些时间都是可以省下来的。再说,按照新学制,适当删减一些教学内容,也是可行的。学制被缩短会给学生增负的担心,也就无从谈起。仔细想一想,12年学制中,又包含了多少无效的学制时间呢?现行学制大有“水分”可挤。

  教育不能试错

  □李军斌(教师)

  教育不能试错,要遵循规律办教育。实际上,世界各国制定学制的一个主要依据就是孩子的生理发育过程。根据脑细胞发育成熟的进度,儿童智力发展会出现三次高峰。3岁前为第一次高峰,4至9岁是第二次高峰,10岁后为第三次高峰。而心智完全发育成熟是在25岁以前。因此,我国中小学实行的“六三三”学制,是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的。缩短学制是逆规律而动,有百害而无一利。

  早在10年前,我国就在合肥市部分学校进行了“五四”学制的实验,通过比较发现,“读5年的同学,数学基础不够扎实。而读6年,就有大量时间进行练习,基础自然很扎实。”因此,压缩学制有违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规律,当慎行。至于如何应对“劳动力短缺和人口老龄化问题,应另辟蹊径。毕竟,教育是以提高国民整体文化素质为目的的,而非疗救一切社会问题的万能方剂!

  开错了药方

  梁好(职员)

  12年与9年的学习时间在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确实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其根源应当在于我们的教育出现了问题,在于应试教育观念以及单一的人才培养观的错误引导,而非是因为学制的长短。将缩短学制作为医治教育问题的良药,实质是开错了药方。

  人为缩短学制会加重学生的学业负担。用9到10年的时间学习12年的学习内容,势必会将额外的两三年学习内容下移,学生学习任务明显加大,压力也会随之增加。对于智力较好,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也许没有什么影响,而对于大部分学生很可能会产生吃不消的状况,从而对学习失去兴趣,甚至产生恐惧心理,这不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更不符合教育规律。

  方案建言——

  可考虑“5+5”学制

  章中林(教师)

  在所有的学制中,“5+5”的学制应该是最为科学的。按照旧有的“6+3+3”学制,学生必须要用12年修完。再上大学、念研究生。学生一生中最宝贵的时光都耗费在反复学习和考试中,对于知识的更新,科研的创新可以说是一个极大的伤害。

  许多老师和专家都支持小学6年制,理由是读六年时间充足,可以有充分的时间对编制较难的教材去消化和吸收,而且学起来比5年制要轻松、自由。各地也有“六三制”和“五四制”的实践,但无论是采取哪种学制,学生的学业负担都没有减轻。最根本原因就是高考(微博)(微博)指挥棒的压力、学校对升学率的追求和家长的过高期望造成的,而这并不是改革学制所能办得到的。

  教材的编制长期以来为人所诟病,原因就在于它难度大,使学生学起来吃力,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够降低小学课程的难度?这一点我们应该向美国等西方国家学习,加大实践的分量,降低知识的难度。难度降下来了,时间就有了充分的保证,矛盾也就迎刃而解。如此,学习5年就完全可以将该学的知识掌握。

  中学阶段现在通行的是“3+3”模式,许皞还提出了“2+2”模式。这两种模式共同的特点,都是将初中阶段与高中阶段人为地割裂开来。这样的做法其实就是在人为地设置一个“坎”,使学生在大学以前连连爬坡。这样往往造成了学生不适应,耽误时间不说,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就会被淘汰出局。其实,无论是小学课程,还是中学课程都应该是一个整体,让学生所学的知识形成一个自然的体系。另外,为了应付中考、高考,学生在初三和高三都在用整年的时间复习备考,而并没有用在汲取新知上。这样做既不科学,也不合理,对学生来说无形中浪费了一年的时光。“5+5”模式的优点就在于打破了初高中的界限,让学生在同一个大环境下学习,便于学生的交流、成长,心理上的适应性和知识的系统性就可以得到充分的保证。如果学生学完中学要走向社会,十八九岁已经成年,完全能够独立自主;如果希望得到更深入地发展,也可以到大学进一步深造。

  从世界义务教育发展的趋势看:义务教育的年限在逐渐延长:从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而且速度还相当迅速。因此,高中阶段在我国迟早也会被纳入义务教育的范畴。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加上教育手段的现代化,适当缩短小学教育的年限,整合中学的教育年限是大势所趋。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5+5”学制从心理学、社会学和教育资源的利用等角度能够把有限的十年时间做出更为合理的分配。如此,我们为什么不能整合教育资源、调动更优质的师资力量来推动和普及更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育模式呢?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