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有的学校也将校际、区际成绩对比公布,只是用英文字母代替阿拉伯数字,“搞得像间谍密码似的”。而几乎每一所学校招生阶段使用的招生简章上,最清晰明了的,莫过于该校的中考、高考升学率、状元或尖子生报告。
试验班:年年改名避风头
在广州家长当中,“择个好学校不如择个好班”的说法相当流行,因此催生的是不仅高中明目张胆设置“重点班”,小学、初中也暗地里划分重点班,只是名目繁多,操作更是多变。如某省一级初中,小学毕业试成绩好的学生进入“平行班”,而且每年的班号不同,今年3班,明年就改为6班,而且严令不准学生或家长说出去。
补课:移师校外补习班
广东省教育厅明文规定,非毕业班不能在节假日补课;最新的规定则是就算初三、高三毕业班补课,学校也不得收取补课费。
不过,不少学校也有“对策”——不在校内补,而是通过中介如培训学校、社会办学机构等补课,老师会暗示“部分教学内容留到社会补习班上讲”,让学生“自愿”去报名。(记者 何雪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