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 > 校园资讯 > 校园热点 >

教师给语文教科书挑错 呼吁剔除虚假故事(4)

2010-06-25 

何易描述当时的感受,几乎是“世界观瞬间被颠覆了”。随后他给几位相关研究领域的教授发了邮件。教授们纷纷回复,“此事无从考证”。他又去学校图书馆查阅《爱迪生传》,仍旧没有“救妈妈”的记录。

继续调查,何易发现,医学史上对于阑尾炎手术的最早论述是在1886年,而爱迪生生于1847年。也就是说,爱迪生7岁时,不会有阑尾炎手术的说法。他还咨询了自己的父亲,一位有着20多年经验的外科医生。何父的说法是,油灯反射属于“有影灯”,这样的条件根本无法进行阑尾炎手术。

实际上,美国小学教科书也曾“染毒”。著名的华盛顿砍樱桃树的故事,讲述幼年华盛顿砍倒了家里的一棵樱桃树,向父亲承认错误,并得到了原谅。它以“诚实品德最为可贵”为重点,意图教会小学生们要知错就改。

这个在美国家喻户晓的故事,后来被证实为纯属虚构。有考古学家发现,华盛顿童年所住的房屋位于弗吉尼亚州的拉帕汉诺克河边的陡壁上,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这里曾种植过樱桃树。

“在教科书里,也许很多名人都砍过樱桃树、苹果树、梨树,这并不是华盛顿总统的专利。”郭初阳大笑着说。

他曾认真考证了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2课《陈毅探母》。故事是说,陈毅元帅的母亲生病了,他赶回故乡探望。陈毅看见母亲换下的衣服还没洗,就打来一盆水,一边洗衣服,一边和母亲拉家常。母亲说:“你也五十多岁了,还替娘洗衣服。”陈毅说:“娘,快别这么说。从小到大,你不知道替我洗了多少次衣服。今天,我给你洗洗衣服,是应该的呀!”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