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 > 校园资讯 > 校园热点 >

未剪指甲挨了批评 14岁男孩跳下12楼生命垂危(4)

2010-06-25 

【新闻延伸】

跳楼折射诸多问题

安徽省心理卫生协会中小学指导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林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孩子跳楼看似是偶然事件,但折射出了当下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种种社会问题。

“蛋壳效应”。林林说,这可能与家长过度关注与过度保护有关,孩子们在精神上就像一个外形完整的蛋壳,外表上个性极强,但内心脆弱,只要轻轻一捏,就成了碎片。家长缺乏对孩子“逆境商”的培养,不知道帮助孩子接受挫折,导致孩子的自我心理免疫能力太差。

13~15岁之间,“这个阶段被称为‘青春期爆发阶段’”。在这个阶段,孩子处于生长期,生理和心理的能量特别大,如果没有出口,孩子长时间处于紧绷状态,“随时出现的一点小火星都会引发爆炸”。

家长往往只关注寻找问题,不懂得发掘孩子的资源。有时候,孩子一旦犯错,很多家长就会全盘否定,缺乏宽容、谅解。试试这样和孩子相处

加强孩子“逆境商”的培养,让孩子从小学会“等待”、经历挫折;对于孩子积极的情感给予赞扬,对于消极的东西给予疏导,树立孩子的自信心。

多用非言语交流。“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轻松的微笑或者深深地叹口气,往往比讲道理更有用”。

处理好家长与孩子的关系。让孩子从你的态度中找到“自信”。

家长和老师在教育孩子时应充当理性的帮助者的角色,应注意心理疏导与方法并用,“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他们处于心理上的自我神话阶段,特别在意别人的评价”。(朱沛炎、王红梅、李进)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