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研究生考试报名刚刚结束,新一届考研大战已经打响。在北京不少高校的信息墙上,贴满了各种考研培训机构的广告。“成功率100%”、“命题组专家主讲”、“高分保过”等宣传语充满了诱惑。
目前,北京考研培训市场上出现了多种“高端辅导班”,动辄标价四五万元,不但称能为考生提供一对一的名师辅导,还保证考试成功率趋近100%,吸引了不少考生花高价报考。考研,开始成为一种高消费。
考研升级成“信息战”
中央民族大学大三学生小唐准备明年报考北师大的研究生,从准备考研到现在,他仅购买复习资料就已花掉1000多元。今年暑期,小唐参加了一个暑期辅导班,学费加材料费共花掉近3000元。“这些费用仅是开始,我准备明年参加强化班、冲刺班等,费用肯定少不了。”
一项针对考研主要花费的调查显示,在考研支出中,资料教材费占84.54%、培训费占66.33%、收集有关信息的花费也达到了48.63%,另外还有联络师长的“感情投资”为28.18%。不少考研“过来人”坦言,如今考研已升级成了“信息战”,比如为了联系师长获得考试的有用信息和资料,就得利用请客吃饭来进行公关活动,这笔开支在考研花费中的比重越来越高。加上教材和培训费用也在逐年上调,累计下来,每年考研的花费很难低于5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