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东,今年各高校的国庆长假基本上不受防控流感疫情影响。广东省教育厅表示,目前未作出通知学校取消长假的决定。而广东省疾控中心的有关负责人也于昨日向本报记者表示,未建议教育部门取消长假或封校。
专家:学校是流感放大器
“在流感的防控区域,学校是相当特殊的。放不放假,确实很难权衡。”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专家、广东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专家委员会顾问许锐恒指出,对于流感疫情的控制来说,最好的措施就是阻止流动。“但是这太不容易做到了。还有采取干预措施的时机,对于目前疫情的病毒去向、严重程度、传播速度以及变异程度,由此对社会造成的影响有多大,我们目前并没有很明确的结论,因此防控措施必须因时、因地、因人而异。”
“进入9月份学校开学,学生集中,而秋冬又是流感流行的高峰季节。和成人相比,学生有更密切的身体接触机会,因此我们把学校称为流感的放大器,学校起到放大病毒传播的作用。”许锐恒指出,在学校中,高校和中小学又有区别,“高校多是集中住宿,彼此接触更密切但和社区的流动不频繁,大学生主要通过回家或旅行而集中向社区流动;而中小学生本来就处于每天在学校和社区流动的状态中,因此两者的防控措施是完全不一样的。”
他认为,指望通过单一的措施来停止或限制校内传播是不可能的。在流感流行期间,学校是否统一取消假期,甚至是否需要封闭学校的决定都非常复杂也非常具体,把握时机非常重要,还要充分考虑到经济和社会的成本,所以必须谨慎研究。
“从疫情的传播看,南北情况确实不一样。冬季是流感高峰可能出现的季节,我国面积广阔,南北差异大。由于纬度不同,北方省份比南方更早进入冬季,因此可以预测季节性流感高峰要来得比南方早。因此,这次在防控措施上,北方的高校显得更加‘紧张’和积极,是有原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