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办高校遇“饥荒”是必然(3)
其次,我国民办高校缺乏发展的微观基础。一是国家高考政策不利于民办高校发展,民办高校属第三批录取院校,录取的学生是公办高校录取不上的考生,学校无可持续发展的生源基础。二是民办高校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大多聘用公办高校的退休教师,说白了就是公办高校不用的教师,无法和公办高校比拟。三是由于建校时间短,民办高校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缺乏竞争实力。 再次,我国民办高校的动机不纯。一是举办者的目的大多是经济目的第一,较少考虑社会效益和缺少公益性。二是进入民办高校的教师缺乏事业意识,他们的最高目标是金钱,而不是事业。不象公办高校的教师那样,首先具有事业意识。 另外,我国民办高校的办学质量较低。这是不用细说的事实,也使其缺乏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我国民办高校事实上相当于国外的私立大学,但世界上最著名的高校,有很多恰恰是私立学校,如美国的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大学、耶鲁大学,日本的早稻大学,韩国的高丽大学,澳大利亚的邦德大学等等。这些私立大学之所以能成为世界名校、甚至世界顶尖大学,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他们的共同点,就是具有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且,数量和布局合理。我国民办高校在生存和发展基础不是太牢靠的前期下,一哄而上,“根据有关部门统计,1994年全国有民办高校880所,至1995年已经发展到了1209所,一年间净增329所,相当于每天成立一所民办学校。”(《改革开放30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经验专题研究》第594页。教育科学出版社。)这种壮举,除了让人惊讶之外,就是可笑。这样的高校不倒闭,还能倒闭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