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高校尝试对一些特殊人才破格录取。清华大学去年就加分录取“天才作家”蒋方舟。在今年高考语文考试中使用甲骨文等古文字完成作文的黄蛉,虽然作文只得8分,总分仅有428分,仍被四川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录取。
日前,北大宣布明年启动“中学校长推荐制”,拿出自主招生人数的1%,录取高中校长实名推荐的优秀学生。今年以来,山东、河南等省份尝试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招录取依据之一,优先录取综合素质评价和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占优的考生。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在当前高考中,分数基本上是唯一录取依据,这留给高校考查学生综合素质的空间十分有限。在这一空间中的教改,无异“螺蛳壳里做道场”,难有作为,应该推进基于中学生多元评价的高校自主招生。
这种自主招生的“路线图”是:高考之后,每所高校可以自主提出学生申请该校的分数线要求,同时要求每个申请者提供中学学业成绩、中学综合素质评价,高校对学生进行综合考察之后进行录取。这样,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在录取中真正发挥作用,而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