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修订增补本) | ![]() |
|
![]() |
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修订增补本) | ![]() |
网友对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修订增补本)的评论
之前买时比较困惑,还有个上海书店的1版,不知哪个更好,比较目录也略有不同,现根据增订版的前言给大家区分下:
1·补充了台北“国史馆”、党史馆和“中研院”近代史所的藏档以及最新披露的蒋介石日记;
2·增加了第四章,对国民党中央高层的党统之争作了概括性的描述。
综合看,自2003年1版以来,增订版还是加入了不少新内容,应该更能反映王奇生先生对该专题的最全面认识。
最初只是在图书馆看到此书03年的那一版,一口气读了前四章,也看了结语。本书的核心观点认为国民党是一个弱势独裁政党。就目前所读的感觉,评价比较客观公正,虽然是一本理论性很强的书,但读起来文字却很易懂,一点也不晦涩。第一章讲国民党为什么从改进发展到改组,感觉原因分析得有点简单。文中很多论点都很深刻,例如:“学而优则仕,学而不优则党”“三民主义为体,俄共组织为用”等等。
我觉着本书是很值得一读的,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正确研究及认识国民党的历史有助于现今我们国家的发展。最近几年,出现了很多重新认识国民党以及民国历史的著作,无疑,这是历史研究的进步,也是我们国家民主程度不断深化的表现之一。但是,我想提醒的是,企图通过为国民党及所谓的“历史真相”翻案来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主要是否定我们国家现今的发展道路和引起意识形态的混乱),或者纯粹为了在网络上标新立异,哗众取宠,是十分愚蠢和幼稚的,也是很不负责任的。国民党之所以失去政权是有自身原因的,不是凭白无故的,历史研究应该多讲事实,少一些评论。而我们现今很多人,特别是一些网民,总喜欢捕捉一些所谓的“你不知道的历史事实”,而不去冷静思考,认认真真分析原因,却乐于直接接受一些结论性的东西,一味地跟风,瞎起哄,以此来引起别人的注意,这是极其低级趣味的!
如今的社会,人们的心态变得越来越浮躁,“快餐文化”大为流行,而一些有价值的经典"rest":"著作却无人问津,我经常在卓越上购买书籍,前些日子,看到一本乐嘉新出的关于性格色彩的书籍,在视频介绍中发现,他的书很多都是图片,文字量却很少,我这里无意中伤乐嘉和他的书籍,但这却反映了人们心态的浮躁,静不下心来。多读书,多好书,虽然是一句老生常谈,但在当下社会,却是很需要的。"
亞洲週刊2010十大好書:
1《重新發現社會》熊培雲;
2《國家記憶》章東磐;
3《城門開》北島;
4《黨員﹑黨權與黨爭》王奇生;
5、《中國模式》鄭永年;
6《中國在梁莊》梁鴻;
7《地產霸權》潘慧嫻;
8《陽痿美國》李敖;
9《思想與鄉愁》崔衛平;
10《誰在拍賣中國》吳樹
对于热爱中国近现代史的朋友来说,这本书可算是必读书目。在汗牛充栋良莠不齐的众多号称研究中国近代史现代史的书当中,这本书可算是立场最客观,态度最严谨,语言最流畅,质量最高的书之一了。
我个人把中国近现代史分为四个时期,清末民初、国民党时期、建国到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之后。这四个时期呈现了明显不同的图景,而王奇生的这本书,就是了解国民党时期的绝佳读本。
在这本书里你可以看到国民党是怎样从最初杂乱的革命党转变成俄式政党,在治党方面又有哪些成功哪些失败。从党政的角度去看,治党和党治可谓硬币的两面。我个人认为,治党是内因,党治是外因。内因是根本,外因是条件。正是治党的糟糕,导致党治的糟糕,从而使国民党丢掉大陆,将政权让给社会动员能力更强,组织更为严密,意识形态更浓厚和更有针对性的共党。所以这本书为你提供了一个完美的全景式分析,让你看到原来国民党内部是如此的混乱不堪,其失败是早就注定的事情。
书中提到的另外一个观点很有趣,当然这可能是普遍的观点,只是我第一次看到。那就是中国自国民党始从帝治转变为党治。想起今时今日的现状,我在一瞬间明白了当今的状况从何开来,有一种拨开云雾的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写国民党,如果你能从其中读出更多的东西,思考更多,相信你会更有收获。
在查找近现代史的书籍的过程中,我一直苦于烂书太多。很多书根本不值一读,有些书值得"rest":"一读,但是里面的很多东西要么是把历史人物脸谱化,要么就是极其不严谨很多观点全靠自己感觉。那种有着严谨、认真的态度的书是极难寻见的,就像非常优秀靠谱的人,总是很少见。如果你热爱中国近现代史,希望读懂过去和现在,以及思考未来,那么这本书你一定要收入囊中。"
如标题所说,这本书读完了之后,我对国民党才算是有一个真正的了解。本书不仅是一部优秀的学术著作,同时也是一部优秀的历史读物。读起来并无丝毫的晦涩,我自己可是酣畅淋漓地把这本书读完的。
本书纠正了我自己不少以往的思维误区,也让我对国民党的历史有了新的认识,随便说几点:四一二政变对国民党的伤害并不比对共产党的小;国民党其实是一个组织涣散的弱势党派,即使在孙中山改组之后也并未能改变这一点;纯粹的国民党员并没有多少权力,在委员长心中,军队远比国党重要。所以国民党高官只有手中握有了兵权,才算是真正的拥有了权力。反之,如果没有兵权,就算干到了执委会一级,国家大事恐怕也与你无缘;国民党内部派系众多,无异于党内又设一党,更进一步的弱化了国民党的实力。
最大的感触就是:读此书之前,我以为国民党竟然执政二十多年就丢掉了大半江山,也算是个奇葩了;读完此书之后,我觉得国民党这种奇葩的政党竟然能够执政二十多年,这已经算是奇迹了。
喜欢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修订增补本)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