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心理学 >

精神分析引论(德语未删节译本)

2017-07-08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精神分析引论(德语未删节译本) 去商家看看
精神分析引论(德语未删节译本) 去商家看看

精神分析引论(德语未删节译本)

1915年-1916年,弗洛伊德在维也纳大学为非专业人士开设了一门心理学讲座,课程逐渐深入。《精神分析引论》忠实地收录了当时的讲稿,并由弗洛伊德润色而成。

全书包含了弗洛伊德最主要的学说:失误、性、梦、潜意识,是100年来了解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不二之选。

海报:

网友对精神分析引论(德语未删节译本)的评论

阅读外文名著时肯定希望能找到一个合适的译本。在此摘录各译本的开篇部分第三段,同时附上译本评分和评语,供诸位读者参考。由于弗洛伊德使用德文,而我不懂德文,只能参考英文译本。

英文译本参考《Introductory Lectures on Psychoanalysis》,第一编:过失心理学的第一讲:绪论第三段英文译文如下:
Do not be offended, therefore, if, for the present, I treat you as I treat these neurotic patients. Frankly, I shall dissuade you from coming to hear me a second time. With this intention I shall show what imperfections are necessarily involved in the teaching of psychoanaly"rest":"sis and what difficulties stand in the way of gaining a personal judgement. I shall show you how the whole trend of your previous training and all your accustomed mental habits must unavoidably have made you opponents of psychoanalysis, and how much you must overcome in yourselves in order to master this instinctive opposition.<br /><br />---------------------------------------------------<br />《<a class=\"a-link-normal\" href=\"https://www.amazon.cn/%E7%B2%BE%E7%A5%9E%E5%88%86%E6%9E%90%E5%BC%95%E8%AE%BA-%E8%A5%BF%E6%A0%BC%E8%92%99%E5%BE%B7%C2%B7%E5%BC%97%E6%B4%9B%E4%BC%8A%E5%BE%B7/dp/B01FH8E3I4/ref=cm_cr_dp_asin_lnk\">精神分析引论(无删节德文汉译本)(弗洛伊德的心理学公开课,精神分析学入门读本)(果麦经典)</a>》,徐胤 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16年,译本评分9/10<br />“我会先把大家当作精神病人来对待,请别介意。事实上,我奉劝诸位第二节课就不必来了,因为这门课只能让大家了解精神分析的一点皮毛,很难对它形成自己的判断。你们会发现自己过去所学的知识和思维习惯将不可避免地让你们站到精神分析的对立面;必须实现巨大的自我突破,才能驾驭这种本能的反感。”<br /><br />评语:该译本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我奉劝诸位第二节课就不必来了”,上下文结合的非常流畅,断句符合阅读习惯,使用的词语也足够精炼,个人最为推荐。<br /><br />---------------------------------------------------<br />《<a class=\"a-link-normal\" href=\"https://www.amazon.cn/%E7%B2%BE%E7%A5%9E%E5%88%86%E6%9E%90%E5%BC%95%E8%AE%BA-%E5%BC%97%E6%B4%9B%E4%BC%8A%E5%BE%B7/dp/B009HPE2NU/ref=cm_cr_dp_asin_lnk\">精神分析引论(汉译名著本)</a>》,高觉敷 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译本评分8/10<br />“请原谅我在讲演一开始,就象对待神经病患者那样来对待诸位,我要劝诸位下一次不要再来听讲了。我要告诉诸位,我只能给你们以关于精神分析的一点不完全的知识,而且你们也很不容易对于精神分析形成一种独立的判断。因为你们的教育,你们的思想习惯,迫使你们反对精神分析,你们必须先在心内费很大的劲,才可克服这种本能的抵抗力。”<br /><br />评语:该译本曾经在1930年出版,1984年时修订后再版。老先生们对于中文译本还是有颇多贡献的,只是时代已经久远,部分词语不符合当下阅读习惯,例如“在心内费很大的劲”。<br /><br />---------------------------------------------------<br />《<a class=\"a-link-normal\" href=\"https://www.amazon.cn/%E7%B2%BE%E7%A5%9E%E5%88%86%E6%9E%90%E5%BC%95%E8%AE%BA-%E5%A5%A5-%E8%A5%BF%E6%A0%BC%E8%92%99%E5%BE%B7%C2%B7%E5%BC%97%E6%B4%9B%E4%BC%8A%E5%BE%B7/dp/B00JXE2QTC/ref=cm_cr_dp_asin_lnk\">精神分析引论(探索人类心理学发展轨迹的经典之作,曾被译成17国文字。)</a>》,周丽 译,武汉出版社2014年,译本评分6/10<br />&#34;现在,请诸位原谅,我一开始就把你们当成了我的精神病患者那样对待。我奉劝大家下次就不要再来了。诸位,我也只能拿出关于精神分析的一点不完全知识与您共享,而这很难使大家形成关于精神分析的独立判断。你们所受的教育,还有思想习惯,都强迫你们反对精神分析疗法,你们首先要克服个人的许多想法,从而才能压制住来自本能的抵抗。&#34;<br /><br />评语:翻译基本准确,没有大的纰漏,中规中矩,部分词语需斟酌,如“首先要克服个人的许多想法”。<br /><br />---------------------------------------------------<br />《<a class=\"a-link-normal\" href=\"https://www.amazon.cn/%E7%B2%BE%E7%A5%9E%E5%88%86%E6%9E%90%E5%BC%95%E8%AE%BA-%E5%BC%97%E6%B4%9B%E4%BC%8A%E5%BE%B7/dp/B008HK6YFU/ref=cm_cr_dp_asin_lnk\">精神分析引论 (北斗译丛)</a>》,张爱卿 译,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年,译本评分5/10<br />&#34;如果说我在演讲的一开始就把你们当做神经症患者对待,那么,请你们谅解。我劝你们下一次还是不来做我的听众为好,因为我只能告诉你们精神分析方面的教学肯定是不完整的,以及你们自己在形成对精神分析的判断过程中存在什么困难。我要使你们认识到,你们先前的教育和你们所有的思想习惯的倾向性是如何迫使你们反对精神分析的;为了减小这种本能的抵制,你们必须怎样努力来战胜自己。&#34;<br /><br />评语:译本词不达意,太多的直译导致纰漏较多。“如果说我在演讲的一开始就把你们当作神经症患者对待”,并不是如果,而是事实。“精神分析方面的教学肯定是不完整的”,“teaching”不要直译为“教学”,翻译为“知识”更好。“如何迫使你们反对精神分析”,“I shall show you how”,还是直译的问题,并不是“告诉你们如何”,而是“告诉你们”。"

《精神分析引论》真本书,让我相当吃力的,分阶段看完了。
没有相关的学术基础,不好进入状态,逻辑能力不足。其实
因为在书中,弗洛伊德已经使用大量实证案例,相当于中国人
讲大道理为了浅显易懂举例子,使得这本书的难度大大降低。
而且弗洛伊德一再强调这是演讲稿集合成书,有很多比较肤浅的,
泛泛而谈的内容在里面。而我,还是用了多次才完成。这让我想起来
那本张五常先生的书《科学说需求》,还剩四分之一终章,我放弃了,
也没有任何办法写下读后感,还需要留在将来再来翻阅。
从作者的书中论点及论据推演论证的过程来看,从实际作者多年
心理学精神分析临床患者的各种病历来看,人类个体的精神问题
从那时到现在几乎刚好一百年左右,还是有相当大的同理同例同类成份。
这应该也是我看这本书的初衷之一,了解人体精神的困惑迷茫以及
爆发导致的非常性。有想要分析他人的一面,更有想要分析自己的一面。
一个人敏感多疑思维发散固然,可以带来无限的灵感和创意爆发,可以
让呆板混沌的他人心生羡慕,但是,思考的过多,敏感之花是精神相对
脆弱多病的。私底下,我更想多多交流自己与自己的内心,
内心深处的斗争,潜意识,深意识,移情,替代,或者无意识审查。
自己医疗自己的心理"rest":",自己探索自己的心理,该是一个充满未知的旅程。<br />好奇之心总让我神往之。大概,索罗斯对于现在很多大学经济学学生不看<br />哲学心理学,相当不满甚至不屑,也有这一层意思吧。面对经济领域各种<br />惊涛骇浪,没有找到自我内心的人把持不住,没有观摩他人的心的人,<br />拿不住群体性的潜流,没有哲学高度的人,看不到深处不动的真律。<br />至于我这种做文艺做设计的人,来电时信马由缰,断电时万马齐喑,对于自我<br />的心灵折腾,不得不查。于是也买回来荣格先生《心理学与文学》《金花的秘密》《红书》,<br />还有卡伦霍尼《我们内心的冲突》,以及亨利伯格森《道德与宗教的两个来源》,<br />打算点滴渗透的慢慢摸索下去。<br />这个时代的物质丰腴,科技进步,社会组织的严密,让一百年之前的人类穿越<br />过来,大概心灵上要被重重撞击。我们这个当下面对的疑问困惑和不得解带来的<br />内心冲突,应该是大大的高于过去。因,我们大概有生之年需要面对克隆人类个体,<br />甚至还有可能面对打印人造人个体。人类社会伦理与道德本身对于我们的个体,<br />个体与个体与群体与社会,都是在不断的冲突,个体本身从婴孩成长到成人过程的<br />心理成长与冲突,到慢慢面对衰老的死之未知,未知之好奇,背后的丝丝恐惧,现世不舍<br />等等诸多心理问题都是追着生平的,如影相随至肉身破灭。何况我们又多了不需要出生的<br />克隆或者人造人,或者替换器官永生导致强制绝育,诸多现实世界反复冲击心灵。<br />目前的心理学和哲学,将会十分吃力难以满意解读我们审视自身时的拷问。<br /><br />以上对于过三万天等于复制每天乘以三万的人来说,永远不是问题。对于每天都<br />多少活的不同的人类是个问题。这还让我想起目前的中国大陆曾经的计划生育与目前不见起色的二胎政策。当然,放眼世界,很多国家都为人口论争执不下,在联合国也对<br />全球人口论争执不下。在我看来,科技在目前还可以大部分按照摩尔定律的速度进化的话。<br />大部分人口都将过剩,更加凌厉的自动化人工智能化可以淘汰很多自然人,尤其是那种刚提到,过三万天等于每天复制的人类个体,首先淘汰。也不知道,那时是因为物质更加富裕<br />到人人可以不做任何劳动就可以维持基本温饱,最浅层实现共产主义,坐等这批多余人口<br />消亡(配套计划生育,也可能仅依靠城市化的高难度扶养子女压力,如目前二胎政策一二线城市无用现象)。还是物质没有达到基本共产富裕程度,走上人类历史的常规消灭多余人口老路,战争。读后感到此,严重歪楼。<br />就目前书中本身的精神分析的论点及实证,就可以很多套路在我自己从记忆起,很多的<br />事件,梦境。其中的困惑有很多,至今没有解答,或者视而不见,或者彻底沉入脑海只是<br />偶尔做梦时画一个不知所云的暗示。而那些兴高采烈的,也不能因甜蜜而随波逐流,不能对<br />心理与现实的因果视而不见。而且曾经的好坏善恶愉快与痛苦喜剧与悲剧爱与恨,在不断<br />的变异调整甚至回首往事发生颠倒,标准变了,架构变了,心理也跟在变了。<br />曾经面对的亲人朋友爱人新人旧人,这些心理都在变化,很多不能说不能做的事,<br />发生了而又后悔的事,物,人,总会在梦境,乘风而归。还有在某时某地,刹那的似曾相识<br />其实不识,或者半睡半醒的忽然感受到三十年二十年十几年前,某日的光线环境,那些事情和组成事情的人们的气味都是如此清晰,那当时土地,水汽树木花草还有各种性别年龄的人汗水挥发的各种气味混合在一起,都出现在脑海,混合气氛之下,每种个体的气味又清楚的无以言表。是灵魂归来一路开示,还是近日新情点燃旧情。<br />弗洛伊德先生一直反复的言说心理解析,审查,象征,满足,疑问,批评,他恋与自恋。我感觉应该可以让自己,大概明确一个沿着轴线做振幅运动的尺度。在平常之事之时不动干戈,非常之时自我治疗。很多人包括你我父母亲朋好友,都有各自不可言说的个人秘密,很多是需要自己背负一生带到坟墓的,这里面涵盖很多欲望的花园。新的旧的突发的长期的,这些很多需要自己保存的,大概需要心理学安慰,归档,然后让自我继续上路。<br />至于那些在心理学勇猛精进,勇于剖析自我的人,我也相信他有一天会找到本我,那是悲伤还是喜悦,还是切切实实在在空空落落磊磊,目前的我,也不得而知。<br /><br />Richthoffeni 2016.12.18"

拿到书了,封面很好看,纸张摸起来很舒服,印刷很好。以前一直想读弗洛伊德,但又觉得太拗口了读不懂。这本书说是直接从德语议过来的就买来看看,刚翻了几页,意外挺好读的。感觉可以每天读一课了。

弗氏著作常使人望而生畏,但本书收录的讲稿面向的是一般听众,所以同样适于我等普通读者。这个版本整体令人满意,译文符合演讲体的感觉;纸张质量好,而且并不是煞白的那种,印刷对比度悦目。

内容很全面 看中德文直译买的 但是哲学书籍当然还是读原文最好 作为爱好者读译本已经够了 这本译本挺好哒

嗯,这个德语未删节版的译本还是好过其他同类书籍的。翻译得也很流畅。。。建议入手

为了解人性打开了一扇门。一切问题归根到底都来源于你自己,欲望,压抑,焦虑,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些精神问题,值得慢慢品读。

嘿嘿,很喜欢,很好的一本书

就我个人的感觉而言 精神分析这套理论非常精巧 有很强的说服力 并且应该很实用 难怪很多人信

目前已读三分之二,实在喜欢这本书的翻译用词,感觉就像在现场听老爷子讲述

喜欢精神分析引论(德语未删节译本)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