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社科 >

教养的迷思:父母的教养方式能否决定孩子的人格发展?

2017-04-22 
《教养的迷思》是乔治?米勒奖(美国心理学会颁予的杰出心理学作家奖)获奖者朱迪斯?哈里斯的代表作,斯蒂芬?平克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教养的迷思:父母的教养方式能否决定孩子的人格发展? 去商家看看
教养的迷思:父母的教养方式能否决定孩子的人格发展? 去商家看看

教养的迷思:父母的教养方式能否决定孩子的人格发展?

《教养的迷思》是乔治?米勒奖(美国心理学会颁予的杰出心理学作家奖)获奖者朱迪斯?哈里斯的代表作,斯蒂芬?平克、查理?芒格、梁文道等皆推荐过这位与众不同的心理学作家。
传统心理学观点认为父母在对孩子的塑造中扮演着影响深远的角色,但是朱迪斯?哈里斯质疑这个传统观念。在《教养的迷思》一书中,朱迪斯?哈里斯用众多的证据证明,在孩童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影响力其实很小,真正具有影响力的是孩童在家庭之外的同辈群体。换句话说,双亲并不能教导孩子社会化,儿童的人格塑成主要受到他们的小伙伴以及家庭以外的经验影响。专家们都是错的!
为什么移民的第二代说话口音是和同辈人相同,而不是和他们的父母相同?在英国的早期上流社会,许多男孩生命中的前八年是和保姆在一起,接下来的十年是在寄宿学校生活,结果,言行举止还是和他们的父亲相似?“教养的假设”不能解释这些现象,但是哈里斯可以。
斯蒂芬?平克说,这本书彻底改变了他“对童年和儿童的看法”,并预测它将成为“心理学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哈里斯提出的理论,将改变为人父母既有的形象。同时,哈里斯也对父母们提出了忠告:你什么可以做,什么无法做到。同时也将父母从“不能培育出自信、快乐、举止得宜的孩子”的罪恶深渊中解救出来。

网友对教养的迷思:父母的教养方式能否决定孩子的人格发展?的评论

被网络和现实中铺天盖地的家庭教育至关重要论淹没了,看到这本书,才知道孩子的成长,固然前几年父母至关重要,但随着他她社会化后,同伴的作用更加重要。的确,这种现象在我们周围轻易能见到。所以,即便家长并非完美,孩子一样可以从周围汲取能量和经验,一样也能长大成人。读到此可以长长舒口气了

台版608页,大陆版480页,难道一本教育孩子的书?还有不适合我等看的东西吗?如果译者看到,或对比过版本的朋友,请回复一下。

勇于推翻前人的成果。

查理.芒格、史蒂芬.平克推荐。提供了另一种教养孩子的思路,应当更加重视孩子所在同辈群体对孩子人格塑造和社会化的作用。

“真正具有影响力的是孩童在家庭之外的同辈群体。”这句话明显是错误的,应该是孩童成长过程中有深刻印象的父母,老师,偶像,影视剧或书中的角色等等。既不局限于同辈,周围的人,更不局限于同时代的人,真实的人。信息化的时代,影响显然也很多元化。

文字读起来很流畅,很愉快的阅读!送给同事了,大家都很喜欢。

喜欢教养的迷思:父母的教养方式能否决定孩子的人格发展?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