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文学 > 世界名著 >

托马斯·曼作品:布登勃洛克一家 (译林经典)

2017-04-07 
【《布登勃洛克一家》德国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托马斯·曼作品:布登勃洛克一家 (译林经典) 去商家看看
托马斯·曼作品:布登勃洛克一家 (译林经典) 去商家看看

托马斯·曼作品:布登勃洛克一家 (译林经典)

【《布登勃洛克一家》德国首部格调高雅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 托马斯·曼荣膺诺贝尔文学奖之作】
  
☆ 1901年,曼因创作了这部长篇小说处女作而蜚声文坛,尽显峥嵘。
  
☆ 不仅被公认为曼创作的第一个高峰,而且给年仅26岁的他带来了哲学家的美称。
  
☆ 到1929年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此书销售量已超百万册。
  
☆ 瑞典学院表示,诺贝尔奖授予曼主要是因这部“伟大的作品”,称其为“德国首部格调高雅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



【《布登勃洛克一家》一部家族衰亡录 德国市民阶级的心灵史】
  
☆ 曼的一生,其实只讲述了一个故事,那就是“德国市民变化的故事”。
  
☆ 布登勃洛克家族四代人,四百多位人物,半个世纪的叙述时间浓缩在六百多页的空间内。
  
☆ 通过布登勃洛克家族在经济、社会地位和道德等方面的衰落和瓦解,深刻地揭示了德国市民社会灭亡的必然趋势。
 ☆ 德国19世纪后半期社会发展的艺术缩影。


  
本书是吕贝克望族布登勃洛克家族四代人从1835年到1877年间的兴衰史。通过布登勃洛克家族在垄断资产阶级家族的排挤、打击下逐渐衰落的历史描写,详细的揭示了资本主义的旧的刻意盘剥和新的掠夺兼并方式的激烈竞争和历史成败,成为德国19世纪后半期社会发展的艺术缩影。但因作者受叔本华、尼采哲学思想的影响,小说对帝国主义势力持无能为力的消极态度,对自由资产阶级抱无可奈何的哀惋情绪。

  
这是一本没有掺杂作者任何主观色彩的书,堪称对生命的敬畏之举,如其所现,美好而公正。
  ——里尔克   
  
《布登勃洛克一家》是托马斯·曼的第一部小说,同时是德语文学中第一部具有世界意义的社会小说。
  ——《托马斯·曼手册》   
  
我写的是一部德国市民阶级的心灵史,不仅是他们,而且是整个欧洲市民阶级。
  ——托马斯·曼

网友对托马斯·曼作品:布登勃洛克一家 (译林经典)的评论

《布登勃洛克一家》的副标题已经点出了它的主要内容:“一个家庭的没落”。这个家庭便是德国北部商业城市吕贝克的名门望族——布登勃洛克。描写的是则是这个家族四代人从1835年到1877年间的兴衰史,亦是德国19世纪后半期社会发展的艺术缩影。但因作者受叔本华、尼采哲学思想的影响,小说对帝国主义势力持无能为力的消极态度,对自由资产阶级抱无可奈何的哀惋情绪。
这部小说以现实主义的深微精细的笔调,层层叠叠地展开着生活的画面。它不是作无休止的平静的流泻,也不是照相般的复制,而是通过典型化的提炼,显示出生活的真实。
新版的装帧大气端庄,符合了原著恢弘的气势,格调高雅,风格沉郁,为译林社近年来最佳装帧之一。

这部书很有歌德的长篇小说的风味 典雅 高贵 耐读 德国人的生活是一种精神至上的生活 他们严谨 幽默 温和 善于思考 注重礼节和规则 特别是他们喜欢家庭生活 喜欢和家人分享快乐和成功 不像中国的成功人士 包括官僚 把整天在外边忙碌看做了不起的事情 二十六岁写出这样大部头的作品 只有《静静的顿河》的作者有这样的天才 加上译文质量超绝 推荐

书很厚但是很值得一读,傅惟慈的翻译很流畅,该书试图从布登布罗克一家的兴衰来探讨小市民阶级的心灵。大哥托马斯与弟弟之间的两种人生令人唏嘘~

大16K,厚厚一大本,封面大气,印刷超级棒,值得珍藏。

发货很快,很大很厚一本,纸质还行,期待具体内容

正版书 印刷纸张装订都很棒 包装也很好

书还没看,但书的包装质量什么的很好!

有一些太过明显的错误。比如“吉普赛人”打错了,德语中Spießbürger打成了Spie茁Bürger,随便看看还行,深究的话还是看纸质书吧

很好!是的质量很好!赞!!!!!!

回过头来看前言发现有点睛的妙用。

喜欢托马斯·曼作品:布登勃洛克一家 (译林经典)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