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上海工业遗产新探 [平装] | ![]() |
|
![]() |
上海工业遗产新探 [平装] | ![]() |
《上海工业遗产新探》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
第一章 上海工业遗产概况
1.1 上海城市发展概况
1.2 上海工业遗产历史概况
1.2.1 开埠前的上海工业
1.2.2 近现代上海工业发展
1.3 上海工业遗产概况
第二章 上海对工业遗产的调查和登录
2.1 调查方法
2.2 新发现工业遗产概述
第三章 上海工业遗产特征
3.1 历史分期
3.2 地域分布
3.3 产业类型
3.4 建筑特征
3.4.1 风格特征
3.4.2 结构构造特征
第四章 上海新发现代表性工业遗产实例
宝山区
上海第八棉纺织厂
俭丰织染厂
虹口区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遗址
沙逊洋行仓库
黄浦区
合众仓库
大储栈仓库
上海第一煤球厂
上海动力机厂
民生仓库
浦东新区
上海农药厂
民生港码头
上海船厂
高桥油库
江海南关验货场、安记栈
“上港”煤炭分公司码头
中美火油公司东沟油库
东沟船厂
川沙服装厂
普陀区
江苏药水厂旧址
同兴纱厂职工宿舍
松江区
上海海鸥照相机公司旧址
徐汇区
北漂码头旧址
飞机制造厂旧址
上海水泥厂
铁路上海南站旧址
杨浦区
大纯纱厂
慎昌洋行杨树浦工场
黄浦码头
闸北区
上海鼓风机厂
上海冶金矿山机械厂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参考文献
后记
上海作为中国最早的工业大都市,有着丰富而全面的产业类型,例如:冶炼、化工、建材、能源、机械制造、食品、纺织、日用品、交通运输,它们是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构成城市空问的主要元素。近年来,随着上海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其工业产业随之转型、迁移或关闭,这为今天的城市留下了一大批需要特殊关注的资源——工业遗存资源。但遗存不等于遗产,只有当这些工业遗存在文化遗产保护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经过发现、调查、评价和认定,才能确立为有保护价值的工业遗产。
因此,对工业遗产的普查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作,在2003年发表的《工业遗产之下塔吉尔宪章》中,明确指出“每一地区都应该鉴定记录和保护工业遗迹。这是为将来的子孙后代保留财富。”作为我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近年来上海把对工业遗产的调查列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点和亮点,特别是在“三普”工作中,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要求各区县对所辖范围进行工业遗产的专题普查。本书就是在各区县初步登录的名单和资料基础上,对其中部分有代表性的工业遗产,专门委派上海交通大学建筑学系师生进行专业调研的阶段性总结。本书的出版意在抛砖引玉,就正于方家,为进一步开展上海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打下基础。
插图:
第一章上海工业遗产概况
上海是我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其工业经历了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上海的城市面貌,在一定范围内影响了上海城市生活和城市特征变化。上海工业建筑的变迁见证了上海城市和社会的历史变迁。
1.1上海城市发展概况
上海位于我国绵长的海岸线中点,地处长江出入口的咽喉道,坐落在沟通内河、沿海的黄浦江边。公元1292年,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析华亭县置上海县,标志着上海建城之始。
上海建城之初,并不遵循古制建造城墙。随着明朝东南沿海倭寇的日益猖獗,城墙及护城河才建立起来。明末清初的上海县城仍是一个仅有十条小巷的东南小邑,而到嘉庆年问,城内已有六十多条大小街巷。上海维持着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模式一直到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
《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上海成为清政府对外贸易和通商的港口。帝国主义变本加厉,于1845年11月逼迫清政府公布《上海土地章程》,确定了设立租界。一方面,殖民主义者以租界为保护伞,肆意妄为地欺压华人,租界成为国人的耻辱;另一方面,租界将西方的文化和生活居住方式、产业和经营方式等带到上海,并潜移默化地对华界产生影响,促进了传统生活方式和经济形式的变革,奠定了上海城市近现代商业、贸易中心的文化和经济基础。
喜欢上海工业遗产新探 [平装]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