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敏捷武士:看敏捷高手交付卓越软件 [平装] | ![]() |
|
![]() |
敏捷武士:看敏捷高手交付卓越软件 [平装] | ![]() |
《敏捷武士:看敏捷高手交付卓越软件》适合所有有志于掌握敏捷思想精髓的读者;适合所有对敏捷感兴趣的软件从业人员。
“敏捷软件开发对于处于敏捷宣言时代的我们意味着什么?Rasmusson的这部著作捕捉到了这个问题的核心价值。仰望大师。跟随大师。与大师同路,洞悉大师内心,最终成为大师。”
——Ron Jeffries,敏捷宣言的发起人之一
“我最喜欢那些事必躬亲的实践家写的书。Rasmusson在敏捷方面有着多年的实践经验。书中知识都是无价之宝。如果你是敏捷新手抑或希望借此提升自己的敏捷实践能力,那本书一定会使你受益匪浅。”
——Jostlua Kerievsky,Industrial Logic公司发起人和CEO
“我真希望在上一个敏捷项目开始前就能拜读到这本书。单单是敏捷项目开端这一部分就物有所值。”
——Michael J.Sikorsky,Robots&Pencils公司首席执行宫
“本书思想深刻,思路清晰,作者肯定是在最前沿亲身验证过这些技术。我读过很多关于敏捷开发的书籍,到目前为止,本书是所有这些书中最具吸引力的,它通俗易懂,读来乐趣多多。厉兵秣马,准备战斗吧!”
——JP Boodhoo,Develop with Passion发起者
“如果你想得到敏捷项目方面的指导,那就读读这本书,从中你既可体会到成功案例所带来的喜悦,也能吸取失败所带来的教训。作者给我们带来了一本轻松易懂而又不乏幽默的读物,它几乎涵盖了你在敏捷方面的所有问题,并告诉你如何有效运作。书中内容真实、简单,却包罗万象、实用至极,并且还很坦诚地告知了团队可能遇到的一些常见问题。这是一本杰作!”
——Eric Liu,ThoughtWorks首席顾问
作者:(加拿大)拉斯缪森(Jonathan Rasmusson) 译者:李忠利
拉斯缪森(Jonathan Rasmusson),敏捷专家,ThoughtWorks前任敏捷教练,一直致力于敏捷实践,积累了丰富的敏捷实战经验,曾为多家国际性大公司做敏捷培训,帮助客户寻求最佳的工作方法、提高团队凝聚力。若想了解他的敏捷思想。
李忠利,金蝶项目管理部高级项目经理。曾成功将一家跨国软件公司从CMMI3级的开发模式引导到敏捷软件开发模式。在企业敏捷导入和实施上,积累了丰富的实际经验。《管理3.0:培养和提升敏捷领导力》的中文译者。
第一部分 敏捷介绍
第1章 敏捷简介
1. 1 每周交付一些有价值的东西
1.2 敏捷计划如何生效
1.3 “完成”的意思就是“完成”
1.4 三条简单准则
第2章 结识敏捷团队
2.1 敏捷项目有何不同
2.2 如何激发敏捷团队
2.3 我们通常所见之角色
2.4 组建敏捷团队的技巧
第二部分 敏捷项目开端
第3章 如何让每个人都能上车
3.1 多数项目是如何被扼杀的
3.2 提出尖锐问题
3.3 进入交付启动计划
3.4 如何生效
3.5 交付启动计划简介
第4章 纵览全局
4.1 提出问题:为什么要做这个项目
4.2 做一场电梯演讲
4.3 设计产品包装
4.4 创建否定清单
4.5 结识邻居
第5章 梦想成真
5.1 展示解决方案
5.2 关注那些使我们夜不能寐的问题
5.3 估算项目的规模
5.4 明晰要舍弃什么
5.5 展示需要多少资源
第三部分 敏捷项目计划
第6章 收集用户故事
6.1 文档的症结所在
6.2 进入用户故事
6.3 优秀的用户故事要素
6.4 如何主持收集故事研讨会
第7章 估算:精美的预测艺术
7.1 高级估算的问题
7.2 将理论变为实践
7.3 如何生效
第8章 敏捷计划:应对现实
8.1 静态计划的症结
8.2 开始敏捷计划
8.3 在范围方面灵活处置
8.4 第一个计划
8.5 燃尽图
8.6 将项目转入敏捷
8.7 付诸实践
第四部分 敏捷项目执行
第9章 迭代管理:梦想成真
9.1 如何每周都交付一些有价值的东西
9.2 敏捷迭代
9.3 寻求帮助
9.4 第一步:分析和设计——为开工做准备
9.5 第二步:开发
9.6 第三步:检查工作
9.7 看板
第10章 创建敏捷沟通计划
10.1 任何迭代期内都要做的四件事
10.2 故事计划会议
10.3 展示活动
10.4 计划下一迭代
10. 5 如何主持小型回顾活动
10.6 如何召开日常站立会议
10.7 怎么有效就怎么做
第11章 创建可视化工作区
11.1 噢喔重量级人物来啦
11.2 如何创建可视化工作区
11.3 说明意图
11.4 创建并共享一种通用的领域语言
11.5 留意
第五部分 创建敏捷软件
第12章 单元测试:了解软件的运行
12.1 伙计们,欢迎来到拉斯维加斯
12.2 进入单元测试
第13章 重构:偿还技术债务
13.1 收放自如
13.2 技术债务
13.3 通过重构还债
第14章 测试驱动开发
14.1 首先编写测试
14.2 使用测试来应对复杂性
第15章 持续集成使其处于生产就绪状态
15.1 表演时刻
15.2 生产就绪的文化
15.3 持续集成指的是什么
15.4 怎样做到
15. 5 建立签人过程
15.6 创建自动化构建
15. 7 分小段工作
15.8 下面我该做什么
第六部分 附录
附录A 敏捷原则
附录B 资源
附录C 参考文献
版权页:
插图:
有经验的团队通常不需要专职教练,但是如果一个新项目有教练的话绝对会受益匪浅。
最后一件事:如果你设立了这些角色,那就要确保(也需要让)人们认识到在敏捷项目中一个人可以承担不同角色。
换句话说,要让你的分析师明白:开发者可以直接与客户对话(实际上鼓励这种行为)。要让你的测试者明白:开发者可能会写出许多自动测试件。而项目中没有一个专职的UX设计者也并不意味着完不成可用性和设计方面的工作。这些工作能完成,只不过是让团队中其他兼任此职的角色来完成。
现在让我们先转移一下注意力,看看在招聘人员时需要注意的一些事情。
2.4 组建敏捷团队的技巧
虽然多数人都喜欢供职于一个高效的敏捷团队,但想发现优秀员工,仍需寻求一些角色。
寻求多面手
由于敏捷要求人们能够自始至终地追随并抓住机遇,所以敏捷项目中多面手才会有用武之地。对于程序员来说,这意味着可以学贯整套技术栈(从前端到后端)。对于分析师和测试人员来说,这意味着做分析和测试的时候很惬意。
多面手也会欣然接受不同的角色。他们也许某一天做编码,然后又做分析,继而又做测试。
能够欣然接受模糊角色之人
不是所有东西在敏捷项目中都是准备妥当的。需求并不是都在那里等着——你需要去发现它们。计划改变时,你也要去适应并随之而改变。
要寻找那些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的人,他们能够承受冲击,即使列车出轨,也能从容应对。
那些能够放下自己的架子之团队员工
这听起来有些老生常谈,但确定是员工要有大局观并放下自己的架子,敏捷才能发挥其最大的功效。
并非所有人都喜欢敏捷引发的角色模糊。有些人会保护自认为属于“他们的”地盘。
要寻求那些能够安然面对自己处境之人,他们不畏分享,发自内心地喜欢与他人共同学习和成长。
喜欢敏捷武士:看敏捷高手交付卓越软件 [平装]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