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保险学(第4版)(孙祁祥著) | ![]() |
|
![]() |
保险学(第4版)(孙祁祥著) | ![]() |
1995年7月的一天,我的一位年近80岁的美国朋友艾利克请我到我们俩都很喜欢的一家中国餐馆去吃饭,也算是为我即将回国饯行。席间,他说他有一个小小的希望,就是在不久的将来,能看到我自己撰写的保险学教科书。我当时不是很自信地作了一个许诺。
回国以后,中国保险市场的“热浪”让人感到有极大的压力和动力来写作此书。因此,虽然“杂务缠身”,但我还是忙里偷闲地沉浸在写作的乐趣之中。
本书可以说是我殚精竭虑的“产儿”。我尝试着将这本教科书写得规范一些,用眼下时髦的话来说,更能够与国际惯例“接轨”,但又要反映我国保险理论与实务发展的实际情况。为此,我参阅了大量的国内外文献资料,并在体系上作了一些创新。教科书的索引是我在比较中外教科书中感受最深的一个问题。国内绝大多数教科书没有索引,使读者很难像使用国外的教科书那样,对于自己所需要查找的内容“手到擒来”。正因为对这一点感受极深,我下决心在自己的这本教科书中编排索引——虽然这是一件颇费功夫的事情。
无疑,我的朋友、同事和学生也给了我很多的帮助。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客座教授陈欣,美国林肯(国民)上海代表处的首席代表王小川博士曾对我构建写作提纲“出谋划策”;北大经济学院数量教研室的李心愉副教授和概率系的博士后张博对《保险的数理基础》一章作了认真的把关;中保集团出口信用保险部的杨学进对“信用保险”一节提出了很有价值的修改意见;在用本书的初稿给北京大学保险系第一届本科生,即94级学生授课的时候,这一批思维相当活跃的学生在课堂上和课后的提问,不时给予我进一步锤炼各种概念和术语的“灵感”。在这里,我要向上面所有提到的人表示深深谢意。
美国的约翰·朗教授和约瑟夫·贝尔斯教授是我不得不怀着敬意提到的人,是他们把我领入保险学这一领域的。在与他们相处的日子里,我从他们那里学到的不仅仅是保险学知识,更有一种敬业精神。当然,如果没有美国林肯(国民)保险公司为我精心安排的公司实习,我对保险的认识也就只能是书本上的了。
插图:
第一篇 保险基础
第一章 风险与风险管理
第三节 风险管理
一、风险管理的概念
风险管理是个人、家庭、企业或其他组织在处理他们所面临的风险时,所采用的一种科学方法。风险管理起源于美国。1929年以前,虽然有一些公司在购买保险方面已经取得了非常大的进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人们并不重视企业对纯粹风险的管理问题。直到1929年的大危机以后,人们才开始逐渐认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从那以后,风险管理迅速成为企业现代化经营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后,科学技术的进步不仅带来了生产的飞速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也带来了许多新的风险因素,由此使得风险高度集中,潜在风险增加。而有些风险又属于保险条款中的除外责任,导致被保险人不能从保险人那里得到全面的保障。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不得不加强对风险管理的研究,以期在保险的基础上,进一步寻求其他经济保障的办法。这就是,从单纯转嫁风险的保险管理转向以经营管理为中心的全面风险管理的方向。
编辑推荐:
更多图书资讯可访问读书人图书频道:http://www.reAder8.cn/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