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税收经济文库:国有资本境外投资的风险控制及评价研究(中国税务出版社) | ![]() |
|
![]() |
税收经济文库:国有资本境外投资的风险控制及评价研究(中国税务出版社) | ![]() |
版权页:
插图:
再次,受长期国内经营管理的惯性思维束缚,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后在思维意识上尚未达到国际化水平,经营管理思维意识仍较为落后。可以说很多中国企业现在腿已经迈了出去,但脑子却还停留在国内。比如,经营本土化、境外投资区域的环境保护、海外当地员工的劳动保障、社会责任意识、专利等在国内并不算什么问题的问题,而在国外就是极其重要的问题。如果中国企业对此没有清晰的认识,依旧采用国内传统的经营管理方式加以应对,势必会令中国企业在海外遇到更多的“钉子”,造成更大的风险隐患。
3.6.3 国际化人才缺失是管理方式及手段落后的根本原因
中国企业境外投资实施国际化经营管理,资金、技术、管理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人的因素。人是社会活动的核心和主体,可以说,人的素质高低直接决定了企业发展的成败,国际化专业管理人才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企业经营管理方式和水平的先进化程度。
由于受国有体制束缚等原因,在薪酬方面、绩效考核方面、职业发展前景培养等方面,国有企业一直以来缺乏一定的竞争力,导致优秀员工存在一定的流失现象,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的加快,现有人才数量、人才结构、关键岗位人才已越来越不能满足企业境外投资所涉及的产业领域和深度的要求,高端人才、专业人才,特别是适应海外经营管理的人才匮乏,已使得企业人才短板问题更加严重,导致境外投资经营管理方式和手段严重落后,无法满足国际化经营发展的需要,“走出去”越发面临较为严重的发展“瓶颈”。比如,有的企业在境外投资时缺乏熟悉当地法律、了解当地民情和具备丰富海外经营管理经验的人才,导致在当地的经营管理方式严重失当,使境外投资出现严重危机。又如,有的企业遇到千载难逢的境外投资项目,但因为缺乏相关人才,无法选派出合适的人,最终不得不放弃,这着实令人觉得遗憾。可以说,目前境外投资不是找不到好项目,而是缺乏有经验、懂管理、可以胜任国际化经营的人才,由此造就了“国际化人才有多少,境外投资的市场就有多大”的尴尬局面。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移动董事长王建宙在谈到境外投资时曾表示:“很多人问,中国移动有那么多钱,为什么不去多收购一些国外的电信服务商?”他说,“在电信行业我们虽然经营丰富,但都是国内的经营,换一个地方情况就完全改变了。”可以说,很多中国企业在“走出去”时都有着和王建宙董事长相类似的感受和体会。受国际化人才缺失的制约,企业在境外投资时仅仅依靠国内经验往往是行不通的,人才的短板导致企业不论在跨国经营管理理念方面还是具体的操作方式和手段方面,都显得较为落后,很难与国际化跨国公司相抗衡,境外投资风险隐患可想而知。
随着中国国有资本境外投资的进一步深入,企业组织框架不完备、经营管理方式落后等问题已越发凸显,越来越难以满足国有资本跨国经营管理的需要。而这一切归根结底就是国际化人才严重不足造成的。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只有抓住了人才这一剂良药,才能在境外投资中笑到最后,更好地规避因国有资本境外投资主体管理方式及手段落后而带来的风险,保证境外投资的又好又快发展。
可以说,中国国有资本境外投资目前面临的最为重要的问题就是投资风险问题。风险控制不好,不要说获取投资回报,就算是国有资本保值这一基本任务都将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由于目前理论界和实践界关于境外投资风险的分类标准尚未统一,本章并没有按照寻常方式将境外投资风险分类为法律风险、信用风险、劳资风险等,而是在寻常分类方式的基础上结合案例和境外投资实际归纳提炼出六种更为直接的境外投资风险,虽然不能涵盖中国国有资本境外投资所面临的全部风险,但却是其中最为主要的六种风险。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