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军事 >

国殇: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纪实(第3部)(王晓华著)(2)

2012-11-08 
  《国殇: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纪实(第3部)》的作者还采访了部分国民党空军的遗属、后代,此外,对支援抗战的前苏联空军志愿队和美国空军志愿队的英勇事迹也有专章叙述。伞景式地展现了中国空军的英勇抗战的全过程,介绍抗日战争中国空军的英勇抗战的史事。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国殇: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纪实(第3部)(王晓华著) 去商家看看
国殇: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纪实(第3部)(王晓华著) 去商家看看

作者他通过采访空军烈士的后人,翻阅尘封已久的历史档案时,为这群年轻的战士的故事,感动得热泪盈眶,不能自已……
“在八年抗战中,我空军始终以不满300架的劣势兵力,与敌寇数倍的兵力周旋,前后击落敌机1543架、击伤敌机330架。更在最后的两年中,获得我领空制空权。空军的成就,实在超过仅仅长成10年所应有的表现,展读许多空中英雄为国写下的壮丽史诗,中华民族勇敢的精神充分流露……这本记载,不在激发英雄主义,而是要让大家知道空军将士如何以牺牲来拯救国家,如何以血肉来换取自由和胜利的,这是一册光辉的记载,也是一页我民族可堪骄傲的颂赞。”
没有抗日烈士的流血牺牲,就没有后来者的一切。
…… 出不入兮往不反,
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
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
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
子魂魄兮为鬼雄。
这首屈原的《国殇》已经传了两千多年,它代表了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民族精神,当今的时代风云变幻,亡我不死野心的大有人在。中国的主权、领海被夺占也是有发生,要时刻不忘战争的阴霾突然降临,保卫祖国依然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弘扬抗日空军烈士的精神仍旧是我们今天的主旋律之一。
作者

后记

爱国心重者,其国必强,反是则弱。
革命先烈的行为没有别的长处,就是不要身家性命,一心一意为国家来奋斗。
——孙中山
八年抗战,抗日空军就是这样一群为了捍卫中华民族的尊严和国家领土完整而不要身家性命,不怕牺牲的英雄好汉。
小时候,听外祖父说过,我们家有个了不起的人,抗战时,他曾在天上打过仗,击落过日本人的飞机。我问是谁?老人家用食指放在嘴唇上:嘘……然后小声地说:台湾。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我和海外的亲友们陆续取得了联系,2004年,我的姨妈胡同英从纽约寄给我台湾出版的《国父与空军》一书,书中详细地记载着姨夫陈崇文在兰州空战中击落敌机的战斗经历,从而萌发了探究抗日空军的念头。
从收集史料到结集成书,历时八年。为了得到翔实的史料,先后三次采访毕业于中央航校第七期的百岁老人赵桢熊;两次采访毕业于空军官校第二十四期的88岁越南归侨方川。通过各种蛛丝马迹的信息,联系并寻访了抗日空军烈士高谟的表弟沈一新、恽逸安烈士的胞弟恽澜安和他的外甥顾雪雍、沙兴达烈士的妹妹沙荻狄珂及女儿沙微之,曾参加过一·二八空战的狄志扬烈士的儿子狄正一、女儿狄正勤,还有飞赴日本投纸炸弹的抗日空军烈士佟彦博的外甥女贝念德,上海抗日空军烈士朱黻华的儿子黄乔奇,上海崇明抗日空军烈士金有德的外甥黄群,浙江籍空军烈士郑海澄的家属等人,他们向我讲述几十年来生活的艰涩和他们多年来渴望为父辈正名的真诚意愿,他们说:为这些不应该被历史遗忘的烈士写本书吧。面对这殷切的眼神,听着这发自肺腑的质朴语言,我应允了。
我们还采访了郑海澄烈士唯一的儿子郑国基先生,他讲述了人所未知的郑海澄以及王汉勋烈士与郑苹如的爱情故事,提供了珍贵的照片。
我们还参考了许多优秀著作,如高晓星教授的《民国空军的航迹》、姚峻先生主编的《中国航空史》、部分章节引用了作家赵中森的《楚天战鹰——武汉空战纪实》,以及大量查阅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的空军抗战档案。
历史是亿万人的共业。在撰写的过程中,擦拭尘封积垢,尽可能复原真实的空战史实,往往为了求证一架飞机的编号,某次空战的确切时间,某一烈士生前的一个生活细节,理纷纠误,遍询方家,我得到了诸多友人的无私帮助,他们是:台湾国防大学医学院前政治学科主任周振华教授、台湾航空医学专家何邦立教授、台北中外杂志主编陈秀英女士,台湾台北市前议员郑娟娥女士、高雄女作家陈惠群老师,南京的林德先生,南京航空纪念馆馆长任青、馆长助理许虹、副馆长张鹏斗、常州日报的前主编朱琪先生,记者钱月航、日语翻译诸晓芳女士等人,更荣幸的是,还得到了台湾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先生的关注和他的亲笔题字。还有我们的老同学林德先生的无私帮助,他甚至愿意自费来帮助这本书的出版。更要感谢团结出版社的张阳女士,没有她的帮助和鼎力支持,这本书难以列入《国殇》系列顺利出版。所以此书是两岸爱国同胞,两岸文化交流的结晶。
另在书稿校对之际,苦于找不到汤卜生烈士的照片,突然有汤卜生的孙子汤伟华先生在博客中与我们联系,并发来汤卜生烈士的遗照多幅暨汤卜生1938年5月7日飞机至南京谒陵,回到汉口后在《中国的空军》杂志上发表的《五七飞京谒陵记》一文,弥足珍贵,特此表示感谢!
史海浩瀚,岁月悠远,本书收集的抗日空军英烈的故事,仅是八年抗战空军史中的一小部分,其中不足之处,敬请读者见谅。
作者于2011年3月29日

文摘

版权页:



八一三事变发生后,中国空军最想打击的目标,即是停泊在黄浦江的“出云”号旗舰。它是日军在沪最大的一艘舰艇,空防力量强大,中国驱逐机所载炸弹威力不足,始终没有把它炸沉。有一次,空军总指挥部接到一份情报,说钱塘江口外舟山群岛的海面上发现日军一艘“航空母舰”。总指挥周至柔立即命令在南京机场值班的第4大队第22中队中队长黄光汉率领霍克式战斗机9架,前往轰炸。黄光汉命令各机携带一百磅的炸弹,飞往目标地。
机群以12000英尺的高度,飞到嵊泗海面附近,见到那里有只大船,黄光汉立功心切,未用望远镜仔细观察,贸然丢下一颗小炸弹,炸中该船船舷。后来低飞一看,原来不是敌舰,而是美国胡佛总统号邮船。这个乱子闹大了,蒋介石一面向美国驻华大使道歉和赔偿损失,一面下令要枪毙领队黄光汉,又把那些扔炸弹的飞行员关起来,一个挨一个的查,一定要把造成误炸事件的肇事飞行员找出来。黄吓得脱下军服,连夜逃走,经德国一个传教士帮忙,去了香港。
就在这时,早在1935年就来到中国担任了张学良的私人飞行员,1936年“西安事变”后,改任蒋介石专机的飞行员的美国人罗亚尔·伦纳德,被宋美龄请到位于南京城外的空军指挥部,在指挥部的会客厅里,神情庄重的宋美龄以一口纯正的英语,开门见山地对罗亚尔·伦纳德说:“我希望你负责中国所有的轰炸事宜。”
罗亚尔·伦纳德极力推辞道:“我是开驱逐机的,我对飞机轰炸一窍不通。”
宋美龄说:“没关系,你是一个优秀的飞行员,而且善于动脑子。我们需要你的判断力。你值得信赖,这正是我们所需要的。这次‘胡佛总统’号遭轰炸,真是太糟糕了,这样的事下不为例。”
宋美龄和罗亚尔·伦纳德就“胡佛总统”号误炸事件进行了讨论,最后采纳了陈纳德和罗亚尔·伦纳德的意见,这就是不处罚肇事的飞行员,因为不能动摇中国空军的军心。
通过这两次误炸事件,中国空军也加紧空中训练,不断提高战斗水平。
11月初,在浙江舟山群岛以北的大戢洋海面上,我空军发现了日本“龙骧”号航空母舰,日本飞机在“龙骧”号上起飞,对我上海、南京进行轰炸。大戢洋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因为这里是东海和黄海的要冲,是南北航线的咽喉,“龙骧”号驻泊于此,对中国军队保卫东南沿海的战略实施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相关阅读:

  • 经济思想史(第4版)(哈里.兰德雷斯著)
  • 怪诞行为学(怪诞行为学升级版+怪诞行为学2
  • 计量经济学(第2版)(庞晧著)
  • 管理学(聂正安著)
  • 高等学校信息管理学专业系列教材:信息管理 
  • 更多图书资讯可访问读书人http://www.reAder8.cn/book/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