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社科 >

零容忍:香港廉政公署40年肃贪记录(何亮亮著)(2)

2012-11-08 
  “零容忍”是一种态度:今天你是小,慢慢大的时候你就不觉得大。贪污就是贪污,小也是贪污,大也是贪污。无论是大贪还是小贪——100元、10元,甚至1元都要处理。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零容忍:香港廉政公署40年肃贪记录(何亮亮著) 去商家看看
零容忍:香港廉政公署40年肃贪记录(何亮亮著) 去商家看看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学运催生的廉署高层
葛柏潜逃离港的消息一出,香港社会立刻掀起一场激烈的反贪运动。当时,这场运动深刻地影响了一个人——陈德成。它不仪唤醒了陈德成的公民意识,还影响了他的一生。
当时陈德成刚考进中文大学的联合书院,他回忆当时的情形说,“学生会门外都贴满了大字报和剪报,近干人参加的迎新营里,整整一个星期的活动,人部分都是关于‘反贪污、捉葛柏’。迎新营后,每逢午饭时候,仍然有一百多名学生聚集在联合书院饭堂外的草地,举行反贪集会。”
陈德成说,反贪运动持续了大半年,直到1974年初廉署成立。他自已在这场学运中,结识了两名影响他一生的重要人物:一位是他的太太,另一位是与他志同道合、念法律的学界朋友。这位朋友常常和他一起分析贪污对社会的祸害,使他在心中逐渐建立了反贪污的强烈使命感。因此,他在大学念完了工商管理,没有加入商界,却毫不犹疑地加入了廉署的反贪行列,亲手打击贪赃枉法者。
陈德成在2005年离开廉署前,是执行处的助理处长。 (详见本书相关章节)
“第一代保护证人组"
“他不喜欢我们逗留在他家里,我们只好守在屋外。有我们‘跟随’左右,他很放心,轻轻松松地去逛街、吃牛扒。”廉政公署前跟踪队队员梁理成忆述廉署“第一代保护证人组”首次出动、保护葛柏案污点证人华籍前警司的种种情况。
当时,他们在寒冬里不分阴晴,24小时轮班执行此任务,历时三个多月之久。牛扒没有他们的份儿,北风却吃吃了不少。
与梁理成同是这个“保护证人组”主将的现任总调查主任黄国梁说,当时廉署成立不久,还没有枪械及保护证人的训练,所以被挑选入组的人员都曾经在警队或军队接受过类似训练;而被征入组的跟踪队队员的经验则有助于反跟踪。
葛柏案审讯期间,黄国梁和梁理成经常与其他配枪人员前后簇拥护送证人上庭。有一次梁理成因为在证人身旁,被记者摄入镜头,从而成为了新闻人物。可是,由于模样曝了光,可能会影响日后的跟踪工作,他从此被调离跟踪队,转而执行其他调查任务。对此,梁理成未感可惜,反而为自己能够参与这次特别任务而感到自豪。
曾任警队射击教官的黄国梁说,这次配枪人员和跟踪组的“历史性组合”可说是廉署证人保护及枪械组的鼻祖。葛柏案后,他便发起成立枪械组,并成为该组首名总教头。
屡受恐吓的法官——主审法官杨铁梁的回忆
恐吓信惊魂
“开审不久,我就收到第一封匿名信,内容写在信封上面,语带恐吓成分,要求我一定要重判葛柏,否则对我不利。”审讯葛柏期间,杨铁梁称,他曾接连收到匿名恐吓信。
现年72岁的前大法官至今仍清楚记得匿名信的内容:葛柏取走了中国人很多钱,杨铁梁身为炎黄子孙,必须将葛柏判重刑。杨铁梁认为这些信件正反映出市民对贪污者深恶痛绝、必除之而后快的心情。不过在他来说,理性而公平的审讯十分重要。所以,收信后,他立即在庭上宣读匿名信的内容,直斥写信人藐视法庭,更申明自己不会受此类恐吓,影响其判决。可是,宣判前一天,他再次收到类似的恐吓信,但他依然强硬地重申自己的立场,没有要求保护,或加强保安措施。

相关阅读:

  • 经济思想史(第4版)(哈里.兰德雷斯著)
  • 怪诞行为学(怪诞行为学升级版+怪诞行为学2
  • 计量经济学(第2版)(庞晧著)
  • 管理学(聂正安著)
  • 高等学校信息管理学专业系列教材:信息管理 
  • 更多图书资讯可访问读书人http://www.reAder8.cn/book/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