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中国古典造园艺术研究:江南园林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 ![]() |
|
![]() |
中国古典造园艺术研究:江南园林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 ![]() |
《中国古典造园艺术研究:江南园林论》是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
杨鸿勋,1931年生,1951年清华大学建筑学系毕业;国家分配中国科学院担任学部委员梁思成助手,兼梁思成为主任的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室秘书。1957年全建制转归建筑工程部建筑科学研究院,任园林研究组组长。
1973年应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夏鼐之邀调入该所,创立“建筑考古学”。2001年国家文物局机关报《中国文物报》发起全国公投普选“20世纪最佳文博考古图书”,其代表作《建筑考古学论文集》获“论著类”第一名;《江南园林论》获第三名。
发起并主持了四届“中国建筑史学国际研讨会”,为中国建筑体系赢得了世界建筑史上应有的地位。在奈良召开的以“借景”为主题的国际会议上,担任主题演讲,澄清了日本的“shakki”(汉字“借景”的日语读音)源于中国的事实。在华盛顿橡树园召开的国际会议上主讲“园林考古学”,为各与会国的专家所重视。他不仅是园林理论家,而且是造园家。所创作的中国古典式潍坊“归真园”,被评为体现了南北文化交融的传统特殊风格。
为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早年所设计的建国10周年献礼项目“桂林月牙楼”,在全国评审会上被梁思成评为“中国民族形式创作的代表作”;郭沫若为之在《人民日报》上发表赞美诗。现在施工中的作为国家“十一·五”规划中的“重大文化工程”项目的“中国文字博物馆”,其设计方案在全国评审会上得到一致赞扬。
曾任日本京都大学、台湾大学、台湾成功大学等校客座教授;现任复旦、同济等内地五校顾问教授或客座教授;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建筑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俄罗斯国家建筑遗产科学院院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顾问。
前言
繁体字版前言
江南园林——描写自然的时空艺术
自然景象的构成
既是空间艺术又是时间艺术
意境是园林作品的最高品评标准
第一章 绪论
一、园林需求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理念:人为环境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哲学基础
(二)中国园林景象体现了人与自然一体的理念——人为环境与自然环境相融合
(三)中国园林观指引人居方式与自然环境相协调——人居环境的生态化
三、中国古典园林的国际影响
(一)对日本的影响
(二)对欧洲的影响
四、江南园林——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精品
第二章 园林艺术论
一、导论——一种具有实用价值的时空艺术
二、论江南园林的功能内容——园居方式·园林观‘创作思想
三、论景象——园林艺术的基本单位·园居形式
第三章 园林创作论
一、论景象构成
(一)景象要素——景象结构基础
1.地表塑造
(1)筑山·叠石
1)山的基本单位492)土山的创作703)石山的创作
(2)理水
1)水的基本单位832)水型的组合933)源流的表现
2.建筑经营
(1)园林建筑名称与实际类型
1)厅堂1022)楼阁1093)亭1124)廊1185)洞门、洞窗、漏窗
(2)建筑经营与自然要素的协作
1)与山相联系的建筑处理1412)与水相联系的建筑处理
(3)园林建筑艺术的特殊处理
1)尺度设计1802)建筑方位与自然采光的艺术处理1833)“虚假”处理——体形与空间的取舍
(4)建筑装修·家具·陈设
1)装修(《园冶》称“装折”)1892)家具与陈设
3.植物配置
(1)常用植物种类与人赋品格
(2)植物的园林艺术功能
1)蔽园墙,拓展空间2462)笼罩景象,成荫投影2463)分隔联系,含蓄景深2474)装点山水,衬托建筑2475)陈列鉴赏,景象点题
2486)渲染色彩,突出季相2487)表现风雨,借听天籁2508)散布芬芳,招蜂引蝶2519)根叶花果,四时清供
(3)植物配置的景象统一性
1)植物配置与地表塑造的关系2532)植物配置与建筑经营的关系
4.动物点缀
(1)常用园林动物种类及欣赏观点
(2)动物点缀与其他景象要素的统一性
(二)景象导引——景象结构关系
第四章 典型园林作品评论
第五章 结论
附录
附录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