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文学 > 青春 >

青梅竹马(樋口一叶著)(2)

2012-11-03 
  青梅竹马最初是成语,指男女幼年时亲密无间,“青梅竹马”的时代就是天真无邪的时代。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青梅竹马(樋口一叶著) 去商家看看
青梅竹马(樋口一叶著) 去商家看看

爱情在樋口一叶笔下是艰辛人世中的一种奢侈品,它是真实存在的,但太贵,挣扎于生计线上的人们没有能力购买,只能隔着橱窗眺望遐想。但这种悲伤的情感基调在樋口一叶笔下流露出来时却丝毫没有号哭的意味,而是淡淡道来,无限惆怅。恰恰就是这样的克制,让读者掩卷之后怔怔不可言说。我特别喜欢《青梅竹马》的两个片断,一是雨中红绸条那段,是关于女孩美登利和男孩信如相遇的一段,那愁肠百结一筹莫展的少男少女之间在爱情上的复杂心理和无能行为,被樋口一叶叙述得一波一澜层层推进,精彩极了,堪称关于初恋文字之高峰之作。在这一段里,表面结仇其实彼此倾心的两个人终于有了单独相处的时候——雨中,男孩信如偷偷来到女孩美登利的家,只想看一眼,却不想木屐的绳子偏偏断掉了。信如又急又窘,美登利又怜又怨,假装不经意地把一条红色的绸带甩到信如的脚边。这厢,信如为了自尊不愿拾起那条绸带,那厢,美登利为信如表现出的冷漠伤心。终于,那条绸带没能将两人共同的心意联系在一起,“……那块红友禅绸条,把人的哀怨留在上面,孤单单地躺在格子门外的泥地里。”跟此情节对应的的结尾就显得非常有意味了,一个日后会成为妓女的女孩和一个命定是个出家人的男孩,宿命中的分离是这样的:“在一个下霜的寒冷的早晨,不知什么人把一朵纸水仙花丢进大黑屋剧院的格子门里。虽然猜不出是谁丢的,但美登利却怀着不胜依恋的心情把它插在错花格子上的小花瓶里,独自欣赏它那寂寞而清秀的姿态。日后她无意中听说:在她拾花的第二天,信如为了求学穿上了法衣,离开寺院出门去了。”
从个人身世的艰辛以及其作品的文学价值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来看,樋口一叶有点好比中国的萧红。她在1872年生于东京一小官吏家庭,父亲后来弃官经商失败,破产后患病去世。樋口一叶很年轻时就开始担负一家人的生计,因辛劳过度在1896年24岁时就早逝了。虽然樋口一叶的经历之辛酸困苦比萧红更甚,而且,比萧红更年轻就逝世,更令人扼腕,但较之萧红对命运的诘问和反抗以及性格上的生猛之气,樋口一叶身上似乎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认命意味,她顺从安静,但同时有着一种高度隐忍和无比顽强的气质;与此同时,她的悲悯情怀和乐天性格,使得她对底层小人物有着大同情和小调侃并存的态度,这使得她的小说既唯美忧伤又诙谐风趣;而她高超的叙述能力更是被所有喜爱者推崇,那是一种真正的“零度叙述”,作者隐身在叙述之后,完全通过叙述来呈现作者的立场。樋口一叶在经历了20世纪的文学大潮之后依然能保持其崇高的文学地位,这跟她在叙述上的天才有很大的关系。
在她的作品中,我还非常喜欢她的风俗化场面的描写,这些段落在我看来就是上述所说的既唯美忧伤又诙谐风趣的段落。如果从周作人的角度来讲,可能就是具有一种他所称道的“冲淡之气”吧。比如我抄录在笔记本上的这段(取自《青梅竹马》):
“从观赏夜樱的热闹的春天开始,经过挂灯笼悼念玉菊的季节,一直到演仁和贺戏的初秋,但在这条街上,十分钟工夫就要走过七十五辆洋车。不知不觉地打发走第二次演仁和贺戏的季节之后,红蜻蜓就在地里飞舞,花街水沟的旁边又传来了鹌鹑的叫声。从这时候起,早晚就吹来瑟瑟的秋风,怀炉碳也代替了上清店的蚊香。石桥附近田村商号磨粉的声音,都仿佛带着一缕缕的哀愁。在花街拐角,海老妓楼的大时钟的响声,也缓缓地传来了凄凉的调子。日暮里发出长年不熄的火光,人们一想到那是烧骨的烟,就会感到无限凄凉;走过堤坝旁的小径时,馆子后楼传来哀怨的三弦声,使人不禁停住脚步,抬头倾听,原来是仲之街的艺妓在施展她的妙技,唱着:蒙你垂怜,同衾枕——这样很平常的歌曲,也不知道为什么使人感到深深的悲哀。有个妓女出身的女人说,从这个季节开始,到妓馆来的客人,就不像那些拈花惹草的浪子,而是一往情深的诚实人了。”
这些段落中涉及到不少明治时代的地名、物件、事物的名词,但我觉得完全不用去看相关注释,就是在这种模糊的罗列中,风俗化的意味反而更繁复和更有滋味。一个作家比如樋口一叶具有白描时代风俗的手艺,那就的确是“天才至高,超绝一世”了。

文摘

青梅竹马

第一回

这条胡同名叫大音寺前巷。这个名称虽然带点佛教气味,但居民都说这儿真是个红尘闹市。要绕过这儿,才能走到吉原大门 ,门前的回顾柳 ,枝条如线丝,长长地下垂着。三层妓楼的灯影映射在黑浆沟 里,楼上一片喧哗的声音一直传到这胡同来。路上车水马龙,从早到晚络绎不绝。在这儿,灯红酒绿的盛况是数也数不清的。
从三岛神社拐过弯后,并没有像样的房屋,尽是些屋檐倾斜了的十所一栋、二十所一栋的连檐房,因为生意萧条,家家都关着一半儿门;有的人家外面晒着用纸剪成稀奇样儿的古怪玩意儿,这东西上面涂了一层胡粉 ,背面糊着竹签,样子活像涂了彩色的串香乾 。晒这玩意儿的不止一家两家,太阳刚露头就搬出来,太阳倾斜时就收进去,全家老小一起动手,花费的工夫倒也不少。这究竟是什么玩意儿呢?一打听原来是为了制造福神竹耙 用的。每逢冬月酉日,神社 举行庙会时,贪心的善男善女们都要买这种竹耙。这些人家从正月里取掉门松的那天开始,一年到头辛辛苦苦地做这种东西,说来这不过是一种副业,可是却和真正的生意人没有两样。他们入夏以后更格外忙碌,浑身都染得五颜六色,看样子预备过年穿的新衣裳也是指望这项收入的。
“南无大鸟大明神,如果保佑买福神竹耙的发了财,那咱们这些造竹耙的也就能得到万倍的利益了。”人们虽然口口声声这样叨咕着,但是人生万事不如意,从来还没有听说过这些人家里有谁发了大财呢。
这一带的多数居民是靠妓院谋生的。有一家男人是在茶馆做什么的,老是哗啦哗啦地摆弄着鞋牌 。一到掌灯时候,就披着外褂出门去,看那股神气倒像是出去游玩似的,可是说不定再也见不着他出门时替他在背后打钻火 的老婆了,因为他也许今晚在十人斩 的刀下送了命,也许为了制止强迫的情死而遭了殃。听说这家姑娘是头等妓楼的雏妓,又听说是在那七家饭馆之中的一家馆子里带引客人 的,提着带字号灯笼跑来跑去。可是这姑娘满了师以后做什么呢?要希望将来作一个大红大紫的名妓,那也未免太可笑了。还有个三十出头的俊俏的徐娘,身穿一套干净的唐栈衣,脚步穿深蓝色分趾袜子,雪驮 发出嗒嗒的响声,忙忙碌碌地来到饭馆后门,扑通扑通地踏着吊桥 的木板,喊着:“绕到前面去道儿远,从这儿递给你们吧。”从她怀里的那个小包袱看来,不难猜到这就是附近人家所说的女裁缝。
这儿一般的风俗和别处不同;规规矩矩系好带子的女人没有几个,大家都喜欢系条华丽的宽内带 ,上了年岁的还说得过去,连那十五、六岁,口含酸皮浆的小姑娘竟也是这个打扮,自然有些人见了就要闭上眼睛。可是,在这种地方又有什么法子呢?一个娘儿们昨天还是沟沿班 里的妓女,叫什么“紫” 的芳名还留在人们的耳朵里,今天却和光棍老吉摆着做不惯的烤鸡的宵夜摊子,要是赔光了本,就像烤鸡似的只剩下骨头架子,会重回老巢去。因为她仿效老板娘的模样比一般娘儿们够味,因此,邻近的女孩子没有一个不学她的样儿的。
再看看秋季九月里演仁和贺戏 时大街上的情景吧。只不过是七八岁的男孩子,倒把露八的口技和荣喜 的作派摹仿得惟妙惟肖,而且很快就有进步,要是孟母看见了,说不定会吓得马上搬家哩。这些孩子如果得到称赞,就踌躇满志起来,学习那些艺人在花街里绕着圈表演的惯例,也在附近大街上绕一圈。他们从小养成了的轻狂习气,年满十五岁就已经早熟得可怕,手巾搭在肩上 ,满怀情意地哼着风流水调,在花街里荡来荡去。连在课堂里学歌,也“唉咳呀,唉咳呀”地打着花街流行的小调拍子,在运动会上,差点表演了歌妓的《运木小调》 。教育这些顽童真不容易,老师的苦心是不难想象的。
在入谷附近,有个育英学校,虽然是私立的,却有近千个学生,狭窄的校舍挤得水泄不通,可见得老师是很有名望的。一提“学堂”,附近的人个个知晓。在这学校读书的孩子里面,有个孩子的爹是消防夫,他逢人就说:“咱爹在吊桥的望火楼 里哩。”他不要人教就懂得这行,常常学他爹爬梯子,悄悄爬到围墙上去,因此就有一个孩子急忙去告诉老师说:“老师,他把防盗板 弄断了。”原来这孩子的爹是包揽词讼的师爷。还有一个孩子,同学讥笑他说:“你爹是马 吧?”那颗小小的心也怕听到这名称,听了以后直羞得满脸通红。还有个孩子,平常住在别院里,头戴垂缨帽,身穿上等料子的洋服,打扮得油头粉面。他本来是一家妓楼老板的宝贝儿子,却像个养尊处优的贵族公子,那个被讥笑爹是马的孩子一看见他,就跟在后面,“少爷,少爷!”连声喊着。
在这许多孩子里,有一个龙华寺方丈的儿子,名叫信如,这孩子是注实要换穿黑沙法衣的,他的头发还不知能够留到几时哩。可是,难道这孩子是自愿的吗?因为他生来就喜欢埋头读书,有些同学就看不惯他那种斯文样子,常常恶作剧地逗弄他,用绳子缚住死猫,扔到他面前说:“这是你的本行呀,超度超度它吧!”不过这都是过去的事,现在他是全校第一名,再没有谁敢欺侮他了。藤本信如今年十五岁,个儿不高不矮,虽然信如的名字是用训音 ,但那剃平的头顶总觉不同凡俗,从他的风度上看来,他倒满像是佛门弟子了。

第二回

八月二十日是千束神社的庙会,神社附近的每条大街,都要互相比比高低,各自搭了有趣的山车和屋台车 ,小伙子们个个兴高采烈,看那神气似乎是要拉车爬堤坝 ,闯进吉原花街里去似的。这附近的孩子们当然不肯放过这机会,听来大人们商量的一句半句,就模仿大人互相约定,不用说,大家要穿一色的夏衣 ,还要商量那样玩这样闹,要是有人听见他们的话,准保连魂都要吓掉的。
这些顽童自称“小胡同组”,孩子头是消防头的儿子,外号叫“头子长吉”,今年已经十六岁,自从演仁和贺戏时握着铁棒 代替爹的职务以来,他就神气起来了,老把带子低低地系在腰下 ,回答人家的话爱理不理的,学了一身无赖习气。消防夫的媳妇在背后嚣张着说:“那小子要不是咱们头子的儿子……”
这孩子每天任着性子寻惹是非,在这附近成了一霸。不过大街上又有另外一个男孩子,人人管他叫田中屋正太郎 ,年龄比长吉小三岁,家里有钱长得又惹人爱,大家都喜欢他;这正太郎就是长吉的死对头。长吉上的学校是私立的,正太郎上的却是公立学校,所以连唱个同样的歌,正太郎的脸上也要现出自己是正统的神气。去年和前年,在举行庙会时他都有大人帮忙,花样儿比长吉他们漂亮得多,那时候因为寡不敌众,长吉不敢出手打架,只得干瞪着眼睛。他常常夸嘴说:“你以为我是谁,咱就是小胡同的长吉呀。”要是今年再比不过他们,这句话就要被人当成吹牛,再到辨天池去游泳时,加入长吉这组的孩子恐怕也不会多了。要是论力气,那倒是长吉的劲头大,可是小胡同组的太郎吉和三五郎这些孩子,有的被正太郎温和的态度骗上了,有的又怕他有学问,现在都暗中成了他的人,这些事情怎能不叫长吉生气呢。长吉心里在想:“后天就是大庙会,要是再干不过正太郎,一不做二不休,就和他拼了吧,只要能在正太郎的脸上留个大疤,我就是瞎双眼睛断条腿也没多大关系。能帮我忙的有洋车夫的儿子阿丑、搓头绳的儿子阿文和摆玩具摊子的儿子弥助,有了这些人大概就不会吃败仗了。哦,我还有他,他,要是跟藤本商量商量,他一定能帮我出个好主意哩!”长吉左思右想,就在十八日将近黄昏的时候,用手赶走搅扰眼睛嘴巴的蚊子,从竹丛繁茂的龙华寺的庭前,悄悄来到信如的房间,探进头喊道:“信君,在家吗?”
“人人都说我太粗鲁,也许我是个粗鲁人,可是,可气的事还是要生气的呀!听我说,信君。去年,我那个小弟弟和正太郎一伙的小鬼,不知为什么用长柄灯笼打起架来了 ,他们那群混蛋一看就跑过来,也不管他是个小娃娃,竟把他的灯笼打得稀烂,七手八脚地把他抬起来。一个家伙说:‘瞧,那小胡同的小子的可怜相!’连那个细高个子、脸长得像大人似的元宵铺的傻子听说也骂了我:‘什么头子,尾巴,尾马,猪尾马呀!’那时候我偏巧和大伙儿上千束神社去了,等我知道了想马上去报仇,结果却挨了爹一顿骂,只得罢了。再说前年吧,你也知道,大街的小伙子们不是在笔店门口演滑稽戏来着吗?那时候我去看热闹,他们就说些俏皮话:‘你们小胡同也有小胡同的花样吧?’他们光让正太看,可真把我气坏了。管他家里有多少臭钱,还不是连开当铺都嫌不够,又放阎王账的家伙嘛!那种坏蛋让他活着还不如打死他倒干净。我呀,到庙会那一天,一定要报仇。信君,我也知道你不愿意,不过,还是帮我的忙,替小胡同组报仇吧!啊,帮我收拾那个连唱歌也要嚷着他们是正统、摆着臭架子的正太郎吧!他骂我是私立学校的傻学生,这不等于骂你吗?我真心求你,就算是帮我忙,用长柄灯笼打他们一顿。咳,我实在气得够呛,要是这回再吃败仗,我这个长吉就再没脸见人啦!”长吉越说越生气,激动地摆着他那宽宽的肩膀。
“我可没有力气呀。”
“没有力气也不要紧!”
“我可不会用大灯笼打人呀。”
“不会就不会呗!”
“要是我参加,你们一定会打败的,这也行吗?”
“败就败吧,这是没有法子呀。你什么也不用做,就顶小胡同组的一个人,摆出架子给他们看看。这么一来,会有很多人喜欢我们这一组啦。我是个大老粗,可是你有学问,要是他们用汉语啦什么的骂我们 ,你也用汉语回骂他们好啦。咳,真痛快!放下一块石头啦。只要你答应,我们的力量就大上一千倍,啥也不怕了。信君,谢谢你!”长吉高兴极了,和平常相反,竟用温柔的口吻道了谢。
一个是系着三尺带子、把草鞋套在脚尖上走路的消防头的儿子,一个是身穿褐色洋布外褂、系着紫色兵儿带的佛门少爷,脑子里想的事当然不同,连平常说话也经常牛头不对马嘴。尽管这样,长吉是从小在这龙华寺门前长大的孩子,方丈夫妻也宠爱他,而且他又是信如的同学,人家骂他是私立学校的傻学生,信如听了当然也不高兴。这个生来就不讨人喜欢的长吉,可怜从没有一个朋友诚心跟他要好。对方却是连大街上的小伙子们都作了他的帮凶,说句公平话,长吉每天吃败仗,大半都是由于田中屋的不是。信如被长吉苦苦哀求,拿人情来说也不好推脱,不得已答应道:
“那么,我就参加你们这一组吧。我要说了帮你的忙,就绝不会失信的。可是‘打架以不打为胜’,还是不打的好。当然哪,要是他们先来挑战,我们也没有法子,那时候,像田中正太郎那种小子,我把他像摆弄小指一样摆弄摆弄给你看看。”信如竟忘记了自己的软弱,从桌子的抽屉里拿出一把有人从京都带来的小锻冶 的小刀给长吉看。
长吉凑过脸来说:“呀,这把刀很快吧!”
危险哪,要是他们真挥起这把刀来,那还了得!

相关阅读:

SQL Server 2005实用教程(蒋文沛著)

汽车保险与理赔(杜春盛著)

人寿保险,人人必备(蔡秋杰著)

年华若樱(网络小说《同学少年多犯贱》文字

三侠五义-国学经典-珍藏版(吉林大学出版)

武道狂之诗(卷5):高手盟约(乔靖夫著)

更多图书资讯可访问读书人图书频道:http://www.reAder8.cn/book/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