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静电学(吴宗汉著)(2)
本书共分十一章,分别对静电中的现象、机理、测量、应用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作了较系统的介绍。作者结合多年来讲授静电课程和开展与静电相关研究的实践经验,强调将一些基础的静电知识进行量化后再作讲述为使读者能迅速理解和掌握.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基础静电学(吴宗汉著) |
 |
|
 |
基础静电学(吴宗汉著) |
 |
本书编写的初衷:其一是将一些基础静电知识量化后讲述,因为国内尚无一本配有较多计算和练习的基础静电教科书,这本书也算是一个补充。我常常对学生说:“没有量化,就不能深化。”对科学现象认识的深入,一定要使之量化才行;其二是尽可能使静电现象系统化、科学化,并能引导学生用基础理论去思考科技前沿问题。当然,本书能否达到这个要求,就请专家、学者和读者们评价并指正了。
最后,我还要再次感谢G.Touchard教授、大桥朝夫教授、渡边茂男教授和东南大学教务处、物理系的相关领导和同事,是他们的鼓励和支持才使本书得以顺利面世。东南大学的恽瑛教授,热能所的王式民教授逐字逐句审阅本书,并提出了不少宝贵意见。
文摘
插图:

在法拉第(M.Farady)之前,人们设想带电质点之间的力是直接的、即时的超距作用(这种超距作用也适用于磁力、万有引力).
而法拉第在研究电磁现象的过程中,凭借他高超的实验技巧和丰富的想象力,提出了非常深刻的“力线”和“场”的物理思想.他设想在带电体、磁体、电流的周围都存在着某种连续介质,起着传递电力和磁力的媒介作用,他把它们称为“电场”和“磁场”.这样一来,在电荷的相互作用中,电场居间起着作用.也就是说,超距作用的观点是“电荷-电荷”相互作用,而“场”的观点是由“电荷-电场-电荷”而传递相互作用的.空间中电场的分布是以电场强度来表示的,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E[V/m],是放置于该点的单位点电荷所受的作用力F。
相关阅读:
英语(1)和英语(2)均适用(王江涛著)
十天突破雅思写作(剑8版)(慎小嶷著)
2012-2013年中国年度最佳中考满分作文特辑
阅卷老师最喜欢的150篇(麦坚著)
三十六计(佚名著)
美国海豹突击队格斗教范:一击必杀(黄涛著)
更多图书资讯可访问读书人图书频道:http://www.reAder8.cn/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