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教育科技 > 机械 >

先进制造技术与管理(李健著)(2)

2012-10-20 
  《先进制造技术与管理》可作为工业工程专业、机械工程及其相近学科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同类专业研究生的教学参考书,还可供从事制造业的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学习使用。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先进制造技术与管理(李健著) 去商家看看
先进制造技术与管理(李健著) 去商家看看

序言

本书是天津大学“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建设项目的一部分,旨在为工业工程专业的师生提供一本构筑现代工业工程理论知识框架的教材。教材内容突出了现代工程技术与当今先进的管理理论相结合的跨学科特点,重点介绍了国内外近年来提出并发展起来的重大管理理论,本书合理安排现代工程设计技术、制造自动化、计算机集成制造、敏捷制造等内容,有机地将管理理论与工程技术结合到一起。采用本教材教学,有助于学生构筑起现代工业工程理论的知识框架,对于推动现代工业工程理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应用,提高企业现代经营管理水平十分有益。
全书共分为四篇。
第一篇为绪论,即第1章,介绍先进制造技术的提出、内涵、特征及其发展趋势。
第二篇为现代制造技术,包括第2~4章,介绍现代工程设计技术与理论、先进制造工艺和制造自动化。
第三篇为先进制造模式,包括第5-9章,介绍先进制造系统的建模方法、计算机集成制造、敏捷制造和绿色制造。
第四篇为先进制造管理理论,包括第10~13章,介绍业务流程再造、精益生产、供应链管理和产品数据管理。
编写分工:第1、6章由李健教授编写,第2、7章由郑清春副教授编写,第3章由李国刚副教授编写,第4、l0章由胡彪高级工程师编写,第5章由王秀丽博士编写,第9章由安小会博士编写,第8章由苑清敏副教授编写,第ll章由李广副教授编写,第12、13章由裴小兵副教授编写。全书由李健担任主编,苑清敏、郑清春、胡彪担任副主编。
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工业工程研究所所长、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易树平教授担任本书的主审,对本书提出了中肯的改进意见,编者表示衷心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加之编写时间仓促,书中缺点和错误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指正。

文摘

第一篇 导论
第1章 先进制造技术的基本概念
先进制造技术是制造业为了适应现代生产环境及市场的动态变化,在传统制造技术基础上通过不断吸收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技术群。本章将主要介绍先进制造技术的基本概念、内涵、特征及其体系结构、分类和发展趋势。
1.1 先进制造概念的提出
1.1.1 制造技术的演进
制造技术是制造业为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生产各种必需物质(包括生产资料和消费品)所使用的一切生产技术的总称,是将原材料和其他生产要素经济合理地转化为可直接使用的具有较高附加价值的成品/半成品和技术服务的技术群。制造技术的发展是由社会、政治、经济等多方面因素决定的。纵观近两百年制造业的发展历程,影响其发展最主要的因素是技术的推动和市场的牵引。在人类历史上,科学技术的每次革命,必然引起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同时也推动了制造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人类的不断进步和人类需求的不断变化,也推动了制造业的不断发展,促进了制造技术的不断进步。
近两百年来,在市场需求不断变化的驱动下,制造业的生产规模沿着“小批量一少品种一大批量一多品种变批量”的方向发展。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推动下,制造业的资源配置沿着“劳动密集一设备密集一信息密集一知识密集”的方向发展。与之相适应,制造技术的生产方式沿着“手工一机械化一单机自动化一刚性流水自动化一柔性自动化一智能自动化”的方向发展。
自18世纪以来,制造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五个发展时期。
1)工场式生产时期18世纪后半叶,以蒸汽机和各类工具机的发明为标志的产业革命,揭开了近代工业的历史,促成了制造企业的雏形——工场式生产的出现,标志着制造业已完成从手工业作坊式生产到以机械加工和分工原则为中心的工厂生产的艰难转变。

 相关阅读:

Access数据库与程序设计(刘振华著)

数据库系统原理(周志逵著)

火(雷蒙德.卡佛)

多雷插图本失乐园(约翰.弥尔顿)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教程(第2版)(柳纯录著)

对你的爱是天真的(徐志摩著)

生活十讲(蒋勋著)  

更多故事资讯可访问读书人图书频道:http://www.reader8.net/book/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