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历史 >

中国文化要略(第3版)(程裕祯著)(2)

2012-10-19 
内容简介: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作者程裕祯老师以简洁的笔触,深入浅出地勾画出中国文化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脉络。《中国文化要略(第3版)》承继了以前版本的全部内容,增加“精美器物”一章。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中国文化要略(第3版)(程裕祯著) 去商家看看
中国文化要略(第3版)(程裕祯著) 去商家看看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中国的姓氏产生于什么时候?一般认为可以追溯到母系氏族社会。那时的人们按母系血缘分成若干氏族,每个氏族都以图腾或居住地形成互相区别的族号,这个族号就是“姓”。据《说文解字》云:“姓,人所生也。古之神圣,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从女从生。”所谓“感天而生”,其实就是知母不知父的意思。如传说中的商族祖先契是其母简狄吞玄鸟之卵有孕而生;周族祖先后稷是其母姜嫄踩了天帝的脚印感孕而生。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母系社会的婚姻状况。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他们的姓都带女字旁,如炎帝姜姓,黄帝姬姓,少吴赢姓,虞舜姚姓,夏禹姒姓等。“氏”的产生比“姓”要晚一些,这是因为同一母系血统的氏族子孙繁衍,人口增加,同一母族分为若干支族迁往不同的地方居住和生活,每个支族都要有一个区别于其他支族的称号,这个称号就是“氏”。一个氏族分成多少个支族,就有多少个氏。因此可以说,姓代表母系血统,氏代表氏族分支;姓是不变的,氏是可变的;姓区别血统,氏区别子孙。这就是姓与氏在最初阶段的根本区别。
进入夏、商、周三代,姓氏的功能除了保留那些原有的区别以外,又带上了浓厚的阶级色彩,特别是氏,都是由统治者赐封而得来的。正如《左传·隐公八年》所说:“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诸侯以字为谥,因以为族;官有世功,则有官族;邑亦如之。”意思是说,天子立那些有德的人为诸侯,根据他的出生赐姓,分封给他土地,并且由此确定他的氏号。诸侯以字作为谥号,他的后人就用他的谥号作氏;世代为官而且有功绩,他的后人就以官名为氏;有封邑的就以邑号作氏。可见,这时的氏已经是贵族地位的标志,贵者有氏,贱者无氏。这时的贵族都是男子,所以男子有氏,如果他的封邑、官职或居住地发生变化,他的氏也就跟着变化。如商鞅原为卫国公族,可称“公孙鞅”,也可称“卫鞅”,后来他被封于商,故而又称“商鞅”。这就是史书上所说的“男子称氏以别贵贱”。至于女子,她们在家只能按孟、仲、叔、季等排行相称。

相关阅读:

透明的哀伤(席慕蓉著)

幸福的种子:亲子共读图画书(松居直著)

实战Matlab之并行程序设计(刘维著)

Cocoa设计模式(布克著)

当拜金女遇到钻石男(田小米著)

深度依赖(Pluto著)  

更多图书资讯可访问读书人图书频道:http://www.reAder8.cn/book/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