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电路学习指导与习题精解(第2版)(邢丽冬著) | ![]() |
|
![]() |
电路学习指导与习题精解(第2版)(邢丽冬著) | ![]() |
“新坐标大学本科电子信息类专业系列教材”是清华大学出版社“新坐标高等理工教材与教学资源体系创新与服务计划”的一个重要项目。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和产业迅速发展,加速了技术进步和市场的拓展,对人才的需求出现了层次化和多样化的变化,这个变化必然反映到高等学校的定位和教学要求中,也必然反映到对适用教材的需求。本项目是针对这种需求,为培养层次化和多样化的电子信息类人才提供系列教材。
“新坐标大学本科电子信息类专业系列教材”面向全国教学研究型和教学主导型普通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本科教学,覆盖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体现培养知识面宽、知识结构新、适应性强、动手能力强的人才的需要。编写的基本指导思想可概括为:
1.教材的类型、选题和大纲的确定尽可能符合教学需要,以提高适用性。教材类型初步确定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专业基础课拟按电子信息大类编写,以体现宽口径;专业课包括本专业和非本专业两种,以利于兼顾专业能力的培养与扩展知识面的需要。选题首先从目前没有或虽有但不符合教学要求的教材开始,逐步扩大。
2.重视基础知识和基础知识的提炼与更新,反映技术发展的现状和趋势,让学生既有扎实的基础,又了解科学技术发展的现状。
3.重视工程性内容的引入,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工程概念和能力。工程教育是多方面的,从教材的角度,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的普及和多媒体手段的发展,为学生建立工程概念、进行工程实验和设计训练提供条件。
4.将分析和设计工具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培养学生使用工具的能力。
5.教材的结构上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由浅入深,由特殊到一般。叙述上要易读易懂,适合自学。配合教材出版多种形式的教学辅助资料,包括教师手册、学生手册、习题集和习题解答、电子课件等。
本系列教材已经陆续出版了,希望能被更多的教师和学生使用,并热忱地期望将使用中发现的问题和改进的建议告诉我们,通过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互动,必然会形成一批精品教材,为我国的高等教育作出贡献。欢迎对编委会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
插图:
第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本章的基本任务是学习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为以后各章研究电路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计算方法奠定必要的基础。
1.1 基本要求
1.牢固掌握理想元件、电路模型、参考方向及关联参考方向等概念。
2.深刻理解电压、电流、功率等物理量的意义和各量之间的关系。
3.牢固掌握并熟练应用元件(电阻、电容、电感、电压源、电流源和受控源)的伏安关系。
4.初步掌握运算放大器的概念和特征。
5.牢固掌握并熟练应用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及电压定律。
1.2 理论提要
要完成本章的学习任务并达到上述要求,关键在于掌握元件的伏安关系和基尔霍夫定律。为此,必须先掌握理想元件和电路模型的概念,理解描述电路工作状态的基本变量及其参考方向。然后重点掌握电路的两种约束关系:一种是反映节点上各支路电流间的约束关系和回路中各支路电压间的约束关系,即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和电压定律(KVL);另一种是反映电路元件自身电流和电压问的约束关系,即元件的伏安关系(VAR)。这两种约束关系揭示了电路中电磁变化的基本规律,形成了电路的基本定律,是电路分析的理论依据。
相关阅读:
更多图书资讯可访问读书人图书频道:http://www.reAder8.cn/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