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地理 >

经济地理学(第2版)(李国平著)(1)

2012-10-17 
  《经济地理学(第2版)》既可作为大学地理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经济学、管理学、规划学等专业本科生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也可供区域开发规划、城市规划、区域政策、市场策划、企业咨询等方面.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经济地理学(第2版)(李国平著) 去商家看看
经济地理学(第2版)(李国平著) 去商家看看

经济地理学(第2版) [平装]

编辑推荐

《经济地理学(第2版)》第一版荣获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

媒体推荐

该书的结构“可以说逻辑严明,由微观、中观到宏观的分析,基本与20世纪经济地理学的发展脉络相一致。……该书的结构设计和重点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中国科学院院士 吴传韵
本书以20世纪经济地理学的发展过程为脉络,从经济活动主体的区位、经济地理区域分析、经济活动全球化和经济地理新发展等方面系统地阐述了当今经济地理学的理论问题,并注意与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实践相结合,注意经济地理学的方法和技术介绍,是一本与发达国家经济地理学教育接轨的教材。
  ——中国科学院院士 陆大道
该书吸取了当前世界经济地理学新的理论成就与教材方面新的框架体系,是一本优秀的教材。
  ——北京大学教授 王恩涵
本书适应了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和经济空间组织活动的客观规律……它具有很强的启迪性和探索性,非常有利于用作培养有开拓创新精神新一代经济地理人才的教材。
  ——东北师范大学教授 李振泉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经济地理学发展概述
一、20世纪前的经济地理学
二、20世纪的经济地理学发展特点
第二节 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
一、研究对象
二、学科体系
第三节 经济地理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一、经济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
二、经济地理学与经济学的关系
三、经济地理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
四、经济地理学与技术科学的关系
第四节 经济地理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一、经济地理学对经济发展的理论意义
二、经济地理学对当今世界重大实际问题的贡献
三、当前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
第五节 本书编写指导思想、结构及篇章安排
一、本书编写指导思想
二、本书的结构安排

第一篇 经济活动区位
第二章 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经济活动区位的基础概念
一、区位与区位理论
二、区位条件与区位因子
第二节 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
一、土地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二、原材料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三、能源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四、资本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五、劳动力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六、技术与知识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第三节 区域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
一、自然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二、市场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__、产业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四、政策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第四节 交通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
一、交通要素及其内涵
二、交通运输对区位选择的影响
三、知识经济时代交通运输对区位选择影响的特点

第三章 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
第一节 杜能农业区位理论
一、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背景与目的
二、杜能农业区位理论概要
三、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应用研究
四、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意义
五、理论的局限性
第二节 韦伯工业区位论
一、韦伯工业区位论的背景与目的
二、韦伯工业区位论理论概要
三、韦伯区位理论的应用研究
四、韦伯区位论的意义
五、理论的局限性
第三节 其他工业区位理论
一、帕兰德的区位理论
二、胡佛的区位理论

第二篇 经济活动区域分析
第三篇 经济活动全球化
第四篇 经济地理学研究方法与新近进展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