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8版)(哈尔.R.范里安) | ![]() |
|
![]() |
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8版)(哈尔.R.范里安) | ![]() |
版权页:
插图:
问题是这些古典经济学家实际上从来没有阐述过如何去度量效用。我们应该怎样使与不同选择相联系的效用的“量”数量化呢?一个人的效用与另一个人的效用是一样的吗?“多一支棒糖给我带来的效用是多一个胡萝卜给我带来的效用的两倍”,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呢?除了人们要实现效用最大化以外,效用的概念还有其他的独立意义吗?
由于存在这些概念上的问题,经济学家放弃了把效用当作对快乐的测度的旧式观点。取而代之的是在消费者偏好基础上经过完全重新阐述的消费者行为理论,在这个理论中,效用仅仅看作是描述偏好的一种方法。
经济学家逐渐认识到,就选择行为来说,所有涉及效用的问题,都是一个消费束的效用是否比另一个消费束的效用更高一些的问题——高出多少实际上与问题无关。最初,偏好是用效用定义的:对消费束(x1,x2)的偏好超过对消费束(y1,y2)的偏好,就意味着消费束X的效用大于消费束y的效用。但是现在,我们倾向于从相反的方向来考察这些问题。消费者偏好对于分析选择来说是很有用的基本描述,而效用则只不过是描述偏好的一种方式。
效用函数是为每个可能的消费束指派一个数字的方法,它指派给受较多偏好的消费束的数字大于指派给受较少偏好的消费束的数字。
相关阅读:
更多图书资讯可访问读书人图书频道:http://www.reAder8.cn/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