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皮央.东嗄遗址考古报告(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 | ![]() |
|
![]() |
皮央.东嗄遗址考古报告(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 | ![]() |
![皮央?东嗄遗址考古报告 [精装]](http://img.reader8.net/uploadfile/2012/1016/20121016110412679.jpg)
《皮央·东嗄遗址考古报告》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成果丛书之一。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遗址概况
第一节 地理环境
第二节 遗址概况
第二章 历史背景与考古工作简况
第一节 遗址历史背景
第二节 遗址考古工作简况
第三章 石窟遗迹
第一节 石窟遗迹的分布与分区
第二节 石窟的类型与形制
第三节 各类石窟之间的组合关系
第四章 石窟壁画
第一节 东嘎石窟群Ⅰ区第1号窟
第二节 东嘎石窟群Ⅰ区第2号窟
第三节 东嘎石窟群Ⅰ区第3号窟
第四节 东嘎石窟群Ⅲ区第1号窟
第五节 皮央Ⅰ区第79号窟
第六节 皮央Ⅰ区第90号窟
第七节 皮央Ⅰ区第351号窟
第八节 皮央Ⅳ区第32号窟
第九节 皮央Ⅳ区第34号窟
第五章 佛寺与建筑遗迹
第一节 格林塘佛寺遗迹
第二节 皮央Ⅳ区佛寺遗迹
第三节 东嘎Ⅲ区佛寺遗迹
第四节 东嘎Ⅴ区佛寺遗迹
第五节 卡孜郎杰城堡遗址
第六章 佛塔遗迹
第一节 独塔
第二节 排塔
第三节 塔群
第四节 塔刹镶砖
第五节 形制与时代
第七章 出土及采集遗物
第一节 泥塑
第二节 木雕
第三节 铜造像
第四节 石雕及骨雕
第五节 其他佛教遗物
第六节 佛殿顶板
第七节 工具及生活用品
第八章 墓葬
第一节 分区与形制
第二节 出土遗物
第九章 居住遗址
第一节 房屋遗迹
第二节 立石遗迹
第三节 出土遗物
第四节 建筑特点与时代
第十章 岩画
第一节 东嘎色日宁沟岩画
第二节 皮央扎布拉山岩画
第十一章 遗址各期遗存的综合分析
第一节 遗址中的早期遗存
第二节 遗址中的早期佛教遗存
第三节 遗址中的晚期佛教遗存
附表
附表一皮央·东嘎遗址碳十四测年数据统计表
附表二东嘎遗址Ⅴ区朗布钦墓群墓葬统计表
附表三皮央萨松塘墓群已发掘墓葬统计表
附表四皮央格林塘墓群墓葬及其他遗迹统计表
附录
附录一东嘎“浦”遗址埋葬坑的试掘
附录二皮央·东嘎遗址出土陶器的X荧光分析
附录三关于西藏皮央佛教石窟植物遗存的鉴定分析
附录四皮央遗址出土部分藏文佛经残卷的初步鉴定
附录五皮央石窟Ⅳ区第27号窟出土部分佛经残卷的初步鉴定
附录六皮央格林塘墓群人骨样品的初步观察
附录七西藏阿里丁东居住遗址的栽培作物样品鉴定
附录八东嘎Ⅰ区第2号窟壁画菩萨名号藏、汉文对照
英文摘要
后记
《皮央·东嗄遗址考古报告》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的首批重大项目《11至13世纪西藏西部佛教考古遗存的综合研究》的最终成果之一,已经过教育部组织的专家评审并获准结项。
西藏是伟大祖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部分,也是亚洲腹地古代文明相互交汇、彼此影响的重要区域,对于这一地区历史人文的关注程度,随着19世纪以来全世界对于古老东方文明的重新认知与不断探索也在日益提高。藏学研究与敦煌学、西夏学、蒙古学等学科一样,成为20世纪以来现代学术阵营中一支引人瞩目的新军。
相对而言,考古学在西藏地区开始得较晚,当祖国的中原地区已经形成较为系统、完整的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并对中国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说明和贡献的时候,西藏的科学考古工作可以说还没有正式起步。从某种意义上说,或许正是因为这样一种状况,使得西藏地区成为今天世界考古学领域当中蕴藏着无数宝藏但却尚未开垦的一块处女地,吸引着许多有志之士投身其中。
新中国的建立和西藏的和平解放,为西藏的文物考古事业开辟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前景。在党和政府的关怀支持下,西藏的考古工作也在不断发展进步,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增强,国家对于西藏文物考古事业的投入逐步加大,更是有力地推动了西藏田野考古工作向着纵深发展。我国考古工作者的足迹,遍布西藏高原的山山水水,获得许多重要的学术成果,皮央·东嘎遗址的考古发现,便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