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生活 > 两性 >

藏在书包里的玫瑰:校园性问题访谈实录(全本)(孙云晓著)(2)

2012-10-16 
全书在揭示中学生隐秘而危险的一角——性的事实真相,记录中学生连滚带爬长大的经历时,附访谈手记、个案分析、应对建议、特别提醒、重要链接等,为青春期男孩女孩了解爱与性,避免不必要的伤害提供帮助,也为天下父母了解、关爱、帮助自己的孩子提供参照。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藏在书包里的玫瑰:校园性问题访谈实录(全本)(孙云晓著) 去商家看看
藏在书包里的玫瑰:校园性问题访谈实录(全本)(孙云晓著) 去商家看看


第八章
经历不是一切
【访谈】萦萦(女)
醉酒的夜晚
长大是一个残酷的过程
男女之间
我也学会了玩感情游戏
【分析】
萦萦的经历告诉了我们什么呢?为什么自己会步入危险境地?性怎么成了感情游戏?温暖何在?
【建议】
不能与没有责任心的人深交
不发出让人误解的信息
理智判断情感的是与非

第九章
流产的后患
【访谈】靓莓(女)
一次无法摆脱的意外
18岁时流产
被迫发生的第一次
【分析】
靓莓无所顾忌,仅从一种个人感觉良好的状态出发维持原生态的生理欢娱。这是一个很致命的问题
【建议】
堕胎会给少女身体带来严重伤害
宫颈癌离少女的生活并不遥远
处女膜的真相

第十章
莫以花季生命赌欲望之博
【访谈】伟峰(男)
简陋的性启蒙
“暴力色情”的重度影响
我想清醒一点
【分析】
关于性病
关于艾滋病
【建议】
性行为要有道德
减少与病源接触的机会
降低性病与艾滋病感染的
危险/缩短性病感染期,早检查早发现

第十一章
角落里的同性故事
【访谈】小天(女)
已经习惯别人另眼看我
想变成一个男孩
特殊的性
【分析】
对同性恋的全新视角是:同性恋不伤害他人,不直接影响社会,不是犯罪,不邪恶,也不是心理疾病
【建议】
用正确的态度对待同性恋
要关注青春期孩子的同性倾向
帮助已经认
同自己为同性恋者的青少年

第十二章
得失之间
【访谈】李梅(女)
性知识让我吃惊
同学的悲惨遭遇
被相貌打动
好奇使然
【分析】
性生理发育提前
性知识走向科学
性心理日趋丰富
性价值观更加开放
【建议】
相信自己是优秀的
在得失之间体验成长
惜珍友谊.慎言爱情

第十三章
让性教育充满阳光
【访谈】宇翔(男)
该发生的都发生了
人性不可抗拒
性教育的现状
【分析】
北京一名中专学生宇翔为中国学校的性教育打了O分!
少男少女渴望真知
青少年需要什么样的性教育?
【建议】
以阳光法推进性教育
把性交和避孕等知识讲得明明白白
鼓励少男少女正常交往
父母应当为孩子做出表率不要让孩子的心离我们越来越远(后记)

序言

十几个中学生发生性行为的详细事实和专家们的科学分析建议,加上一颗责任心,构成了这本《藏在书包里的玫瑰》。
这是一本需要用心灵来写和来读的书,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代人的青春和几代人的牵挂,我们是在与生命对话。
这是一本描述和分析中学生性关系的书,虽然它并不全面,却以深入的笔触揭示了较为隐秘而危险的一角,让广大父母与教师了解到事实的真相。
我们之所以把本书的读者对象首先定位于中学生的父母与教师,因为他们最关心少男少女的健康成长,而又常常难以了解到真实的情况——他们可能是孩子的第一防范目标。
一位偷吃过“禁果”的中学生,曾为本书提供过他心中的书名,即《这是一个事实》。的确,这本书介绍了十几个中学生发生性关系的原因与过程,并逐一做了剖析,提出了一些给父母、教师及孩子的具体建议。那么,事实究竟是怎样的呢?
在发生性关系的中学生中,至少有以下5个事实:
1.半数以上是师生公认的好学生;
2.1/3来自重点中学甚至是名声显赫的学校;
3.他们初次性交时100%不用安全套;
4.他们有过性交经历的事实,父母与教师100%不知道;
5.他们对学校与家庭的性教育100%不满意。
不仅仅如此。有些女孩子在稀里糊涂发生性关系之后,后悔莫及。直到考入大学,她们还万分自卑,有一位考入名牌大学的女生说,已经那样了,再去做“鸡”也无所谓了。
我曾与著名作家毕淑敏谈过以上事实,她用了四个字表达自己的感受:“滴血之感”。是的,青春的生命在滴血!父母与教师的爱心在滴血!

后记

《藏在书包里的玫瑰》最早的采访,是在2002年,现在这本书将在漓江出版社再版,时间已经过去六年了。我想了想,新版的书依然选用了以上的标题,因为这个目标,是我希望的最好结果,一直没变。
在我8年《中外少年》杂志编辑的工作中,太多的孩子向我倾诉和询问有关感情和性的问题,有的孩子甚至千里迢迢跑到编辑部来咨询。最让我不能忘却的是2000年的酷暑时节,高考过后,我询问一位小朋友木青(化名)的高考成绩,她沮丧地告诉我:没考好。因为就在高考的前一个月,她还陪自己的好友高三的一位同学去医院堕胎。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把这件事讲给青少年问题研究专家孙云晓听,引起了他的重视。
他认为这些事实里面包含了很深刻的问题:中国的性教育与孩子的现实生活有严重的脱节。
他觉得我们可以把这个调查做出来,给很多人启示和帮助。他拟好了一个详细的访谈提纲。采访就由我一个人完成。每一篇整理好的访谈文稿,孙云晓看过后都会提出非常具体的修改意见。
所有的采访完成之后,孙云晓设计了本书的结构框架。
《玫瑰》出版后,作为作者,我们总是希望书中的文字对读者有用,好像这个目的达到了。因为上月离开北京去出差前,收到了哈尔滨的一个女中学生的来信,她在信中描述了高中三年,她如何在,《藏在书包里的玫瑰》一书的帮助下,了解自己了解别人。她还说,她知道了很多她以前并不知道的事情和道理。
实际上,很多西方的性教育专家,把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定义为: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一群人。他们的意思是,这些快要长大成人的孩子,对很多重要的事情有点一知半解,理解得并不是很透彻,可是却自认为自己知道了。这也包括他们对“性”的理解。

文摘

第十章 莫以花季生命赌欲望之博
访谈
伟峰:男,北京人,美术学院附中毕业。小学六年级交女友,初中二年级发生性行为,成绩从特好到特差再到特好,中途还被学校开除。现在在北京某大学二年级就读。
我们见面时,天已经黑了,但我还是认出了他,我总是凭直觉认出我的受访对象。他们有一些与众不同的气质。
他的个子不高,长得很可爱。
我们刚在麦当劳坐下,他就给我讲述了一个“浪子回头”的传奇故事:初三那年,我第一次被开除。我妈托了好多人,我又上学了。上学后第一天就逃课去打游戏机,然后又被开除了。我对那些课没兴趣,但我一直喜爱画画,一直都是。这回学校真把我开除了。没办法,我又去了另一个学校,我舅舅是那个学校的主任。当时,正好他们学校新分来一个美术教师,他以前就认识我,教我画画。我后来又认识了一大堆要考美院的人,都比我大六七岁,我天天和他们玩,跟他们去画画。这时我才认识到以前我的确没好好学。我又找到原来的初中,希望他们再让我读一年,但他们谁都不愿意要我。我去办公室,都没有老师理我,后来我终于进了年级组长那个班。我终于又行了,特别特别出乎他们意料,上课不闹,考试总前几名。等后来我考上大学了.学校又拿我做典型了。从那次复学以后我一直都是好学生。当班长,专业不错,文化课也还行,包括现在,在班上学习也还不错。
◎简陋的性启蒙
访谈者:性知识是从哪来的?
伟峰:我留意这些,看杂志《女友》,看《医患问答》,就全都知道了,这是初一初二时候的事了。不过主渠道还是聊天,我经常和身边儿俩女生聊天,和她们去玩——她们比我大,而且说得特具体。我恍然大悟,暗喜终于知道了,在这之前具体的什么我都不知道。
访谈者:小学的时候知道这些事情吗?

相关阅读:

中国式人脉(成杰著)

从台北到北京(胡同台妹眼中的大陆)(宫铃著)

LabVIEW与机器人科技创新活动(郑剑春著)

代码大全(第2版)(Steve McConnell)

领导力(费欧娜.爱尔莎.丹特)

领导科学和现代行政(修订版)(贺善侃著) 

更多图书资讯可访问读书人图书频道:http://www.reAder8.cn/book/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