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儿童文学 (“十二五”系列规划教材) | ![]() |
|
![]() |
儿童文学 (“十二五”系列规划教材) | ![]() |
版权页:
插图:
(三)启蒙读物与儿童文学
值得一提的是,历史上曾经有很大影响的几本传统的儿童读物,如《三字经》、《千字文》、《神童诗》、《幼学琼林》、《龙文鞭影》、《小儿语》、《弟子规》等书。这些书尽管贯穿着封建统治阶级的道德说教,但同时也融人了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传统文明的精华。这些蒙书往往集中了历代蒙馆教师的智慧,且一般都经过大学问家之手完成,成书后又经过长期的检验,不仅读之朗朗上口,且又通俗易懂,是祖国文化宝库中重要的文化遗产,其中的许多内容至今仍有着启发和教育意义。如被称为封建时代“小百科全书”的《三字经》,它以三字韵语的形式向儿童概括地介绍了天地自然知识以及传统伦理道德观念。《三字经》中所作叙述的不少被儿童所接受的历史传说和故事,如“孟母三迁”、“孔融让梨”、“孙敬悬梁”、“苏秦刺股”、“车胤囊萤”、“孙康映雪”等,舍弃其中,的一些封建意识,对教育儿童仍有着积极意义,经过吸收、改编后,非常容易为儿童所接受。再如,元代卢韶的<日记故事》,其中多有叙写古代儿童聪明智慧的生活故事,如《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等,合乎儿童口味。在这些传统的儿童读物中还有一些脍炙人口的名句,一直广为流传。如“学向勤中得”、“萤窗万卷书”、“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从俭入奢易,从奢人俭难”等,在今天看来,仍不失有良好的教育作用。
(四)近代儿童文学萌芽期
从晚清到辛亥革命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经历了酝酿、草创的过程。中国近代许多著名的启蒙思想家都曾留心于儿童文学事业,为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产生、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做了积极而有意义的准备。其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梁启超和黄遵宪等人,他们在领导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运动的同时,兴起了改良主义文学运动,积极倡导文学界革命,力主创作“新派诗”、“新文体”、“新小说”和“新戏剧”。而对于儿童文学的提倡,也正是改良主义文学运动的一个重要方面。
梁启超在《饮冰室诗话》等著作中曾就儿童诗歌、儿童小说、儿童戏剧和儿童音乐的教育意义及其某些创作要领和技巧展开论述。一些报刊也发表文章,大力呼吁深刻认识儿童文学的重要性,要求提供“启发儿童之知识”、“陶冶儿童之良性”的文学。梁启超创作的儿童诗歌,如《爱国歌》、《黄帝歌》、《终业歌》等,具有鲜明的爱国主义教育精神。另一位很有名气的晚清诗人黄遵宪,也是一位儿童诗歌的热情积极的倡导者,曾写了不少很有影响力的儿童诗歌,如《幼稚园上学歌》、《学生相和歌》等,采用传统的歌谣体,模拟幼童的口吻,生动地描述了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心理,因此,在小朋友中广为流传。影响较大的还有张敬夫的《警醒歌》、剑公的《新少年歌》等。它们大多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勉励孩子们为报效祖国、抵御外侮而努力学习、健康成长。
相关阅读:
更多图书资讯可访问读书人图书频道:http://www.reAder8.cn/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