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经济管理 > 管理学 >

解厄鉴(趋利避害书)(作者晏殊)(2)

2012-10-11 
本书讲述遭逢厄运,自陷困境是人生的常态,抱怨和逃避是毫无出路的。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重要的是解厄脱困,化不利为有利,化灾厄为吉祥。晏殊在本书中深刻而具体地剖析了人性的种种弱点,提出了解厄当治本的主张。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解厄鉴(趋利避害书)(作者晏殊) 去商家看看
解厄鉴(趋利避害书)(作者晏殊) 去商家看看

然而,中国的智慧首先是道而不是术,也就是说,术只是道的表现形式,道则是术的根本,是术的决定因素。只要掌握了道,术就会无师自通,就会自然而然地显现出来。无论是儒家、道家,还是法家、兵家,他们都是正大光明的“阳谋”学派,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要求首先提高自己的道德境界,加强自己的人格修养,然后才是智慧谋略。如果颠倒了这一关系,那就无论如何也弄不懂中国的智慧。
所以鲁迅先生说:捣鬼有术也有效,然而有限,成大事者,古今未有。
因为,权谋决不仅仅是一种技术,中国权智在本质上是一种至为深刻的文化,只有人的身心内外都渗透了这种文化,才能自然而然地达到内谋谋圣、外谋谋智的境界,才能成为真正的圣、智兼备的谋略家。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冷成金

文摘

插图:







藏锋卷第一
·不以困为困,不以厄为厄,方不为厄所困。
原文
厄者。人之本也。
译文
困厄。是人生固有的现象。
轻评
月有圆缺,人有顺逆,这是自然和人生的常态。困厄对任何人而言,都是不可逃避的,是必须要面对的。对人生有着本质认识的人,并不怨怪困厄,而是总能宠辱不惊,乐观向上。事实上,要战胜困厄,首先要做到的便是认识厄,只有不以困为困、不以厄为厄的人,才能始终保持平和的心态,走出困厄的深谷。
[事典]不避苦难的王尊
西汉时,涿郡高阳人王尊从小就失去父母,跟着叔父生活。
王尊历尽艰辛,年纪稍长便在草泽中牧羊。一次,他暗自哭泣,他的叔父发现之后。痛声对他说:
“你是不幸的,可要活下去,就必须学会坚强啊!我们是穷苦人家,如果你再自暴自弃,就更无出头之日了。”
叔父耐心地开导教育他,王尊渐渐有了笑容。他从此暗自用心学习,后来竟学会了诗书,有了不少的学问。
王尊13岁的时候,凭借其才学做了家乡管理监狱的小吏。当地人引为奇事,有人便问王尊道:
“你自幼不幸。天天牧羊,你的学识难道是天生的吗?”
……

相关阅读:

海蒂性学报告:男人篇(修订版)

新婚夫妻孕前准备手册

爱的地下教育(抽醒宅男,肃清剩女)

认识性学(插图第6版)

性学与爱情心理学(作者罗生)

男人这东西(销量百万的男性自供状)  

更多图书资讯可访问读书人图书频道:http://www.reAder8.cn/book/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