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文学 > 散文 >

闲弹中国文人

2012-03-01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闲弹中国文人 去商家看看
闲弹中国文人 去商家看看

 闲弹中国文人


基本信息·出版社:天津古籍出版社
·页码:213 页
·出版日期:2006年02月
·ISBN:7806963057
·条形码:9787806963050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Pages Per Sheet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的这三辑文章,第一辑和第二辑是我在天津《今晚报·今晚副刊》上连续刊发的专栏文章。第一辑的专栏名为“重读经典札记”,第二辑名为“文坛琐记”。承蒙天津古籍出版社在我刊发文章时就愿为出书,因而,此次结集时,感到原名对读者似乎不甚了然。文章写的是 先秦文人,却称重读经典;“文坛琐记”一名也颇为模糊,既没冠年代为 何时文坛,也未清琐记何指。故而,为读者阅读此书能够知其所以然,就改为现名。
  综观文人的历史,可谓大浪淘沙,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既有顶天立地的大丈夫,也充斥了规行矩步的真小人;既有经世致用的国家栋梁,也充斥了空谈心性的社会蛀虫;既有仁人志士的高风亮节,又多掮客讼棍的穷酸恶俗;既有李白的狂放,杜甫的真诚,又有张居正的机变,海青天的愚忠。志士风骨与奴才嘴脸,独立意愿与权力心结,天下情怀与小圈子意识,大地山河与风花雪月,道德文章与书画琴棋……鱼珠并陈,风尘缭乱。“仁以为己任”的天下书生们依违于进退之间,彷徨于公私之际,既挺起了民族的坚强脊梁,也造就了传统最腐臭的渊薮。
  本书以文人为题,缘文论史,既有逆流而上的追溯,又有沿波而下的浏览;既有严肃的研究讨论,又有轻松的撷英拾趣。一卷在手,古今入抱,风流满怀,非独文心益智,亦可助谈资,发幽怀,遣偶然之兴。
编辑推荐 本书以文人为题,缘文论史,既有逆流而上的追溯,又有沿波而下的浏览;既有严肃的研究讨论,又有轻松的撷英拾趣。一卷在手,古今入抱,风流满怀,非独文心益智,亦可助谈资,发幽怀,遣偶然之兴。
目录

他在报人和学者之间
第一辑 谈先秦文人
文人的诞生
用士的理论
入仕之途
……
文摘 书摘
随笔一点张爱玲
张爱玲是公认的一流小说家,一些学者文人称过她为天才,无论她是否
担当得起,她的作品的确是写得好。我曾对朋友说,她的《倾城之恋》、《
红玫瑰白玫瑰》、《金锁记》等一系列小说,告诉你的是不涂油彩的人生底
色。她所叙述的人生真实,在现代文学中是少见的。张爱玲的散文也写得非
常之好,著文什么叫行云流水,张爱玲散文可以道之:真挚、自然、生动、
亲切,没有斧凿痕迹,一切都是那样乘意而来,顺意而去,留给你的却是无
穷意蕴,而在回味意蕴之中,你又会感到张爱玲爱用的那个字眼:苍凉。
我曾读到一篇文章,是介绍一位研究张爱玲的青年学子,这位学子探寻
地问:当时已经成名、才二十几岁的张爱玲,为什么会对生活那么绝望?乍
一看这是一个深奥的问题,其实,若深刻理解张爱玲,这样的问题不难回答
。还是张爱玲自己说的,她说她所处的时代是个乱世。她说:“乱世的人,
得过且过,没有真正的家。”(《私语》)对乱世的领悟,她对生活又怎能不
绝望?恐怕与她同时代的作家没有比她对这乱世感切更深的了。这乱世构成
张爱玲人生的一道黑色背景,她无奈地把她那瘦弱身影叠印上去,我们看不
到她身影四周会镶上五彩光环。而张爱玲又是太聪明,对构成自己人生的这
道背景看得太清楚,因而她要给自己镶上一道光环,即使那光环不是五彩的
,但只要是光环就要镶上一道,所以我们就看到一个具有特别性格的张爱玲

张爱玲在香港上大学时写过一篇《天才梦》,这篇文章虽写在她成名之
前,但那几乎就是她对自己一生的预言:她对自己文学上的才华充满了自信
,而后来证明她确是一流的。她说:对于色彩、音符、字眼,我极为敏感。
七岁时我写了第一部小说,一个家庭悲剧。第二部小说是关于一个失恋自杀
的女郎。八岁那年,我尝试过一篇类似乌托邦的小说,题名《快乐村》。她
上中学时写有一篇小说《霸王别姬》,被目为比郭沫若的《楚霸王之死》有
过之而无不及,那时她才是一个少女,然而她深知自己的性格,这就是这篇
文章对她自己一生的另一个预见,她说:我是一个古怪的女孩,“在没有人
与人交接的场合,我充满了生命的欢悦”。因而她选择了人生边缘。而她的
选择来源于使人惊叹的对生命的洞见:“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
。”这就是生命的底色。爬满蚤子的生命,即使除去乱世的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