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当我们变成一堆数字 |
 |
|
 |
当我们变成一堆数字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页码:222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7月
·ISBN:7508615867/9787508615868
·条形码:9787508615868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外文书名:The Numerati
内容简介 《当我们变成一堆数字》讲述了:每一天,我们的身后都拖着一条由个人信息组成的长长的“尾巴”,这只是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现代化的世界。我们——点击网页、 切换电视频道、驾车穿过自动收费站、 用信用卡购物、使用手机, 而雅虎、Google这样的公司,正在以平均每人、每月2500条信息的速度,捕获我们的详细数据。是谁在关注这些数据?他们打算用这些数据来干吗?这正是美国《新闻周刊》资深记者斯蒂芬·贝克在这本极具魅惑力的书里所探究的问题,而他的回答既让人惊讶,又令人不安。一群新兴的数学精英,正千方百计地以惊人的准确性,剖析我们的每个举动,预测我们的行动计划。他们神不知鬼不觉地,将我们买了什么、对什么感兴趣、与谁坠入爱河的人间风光尽收眼底,就是为了巧妙地操控我们的行为。在这本汇聚数字报告和分析的力作里,斯蒂芬·贝克展示了一个我们正在进入的鲜活的世界,告诉我们谁在支配人类。数字科学家渗透了人世间的每个领域,将我们描绘为工薪族、购物者、选民、博主、潜藏的恐怖分子、病患者,甚至是恋人。他们在公司洞察我们的电子邮件和电话记录,来推测有多少员工真正在为公司的盈利添砖加瓦。他们分析我们的购买行为,以搞清我们是在节衣缩食、瘦身,还是有新的理财计划。从IBM、Google、保险公司到奥巴马竞选团队,莫不重金礼聘身怀绝技的“数字搜客”,从一大堆数字符码中过滤出宝贵的趋势和观点……。
作者简介 斯蒂芬·贝克,为《新闻周刊》写作的岁月长达20多年。他的作品还经常在众多的出版物上发表,包括《华尔街日报》、《洛杉矶时报》、《波士顿环球报》。贝克还是《博客链接》这篇封面故事的合著者,他们创建的Blogspotting.net被《纽约时报》誉为50个最值得一看的博客网站。
媒体推荐 斯蒂芬·贝克指出了当今或许最为重要的文化趋势:在数据爆炸的世界里,懂得利用数据、运用数学的权威们地位蹿升。它是一本必读之书——写给所有渴望在Googlel非领悟生活、洞悉商机的人。
——克里斯·安德森《长尾理论》作者
以令人惊异的独到眼光在幽暗中搜寻,去发现我们是谁、正在寻找什么——《当我们变成一堆数字》是一本写在数字时代的关于发明、创造,以及渴求了解和预测人类行为的故事。
——丹·艾瑞里 《怪诞行为学》作者
这是数字怪杰们大规模的“东山再起”——他们横扫整个现代工业,用计算机的比特与字节来复制我们,预测我们的行为……为我们带来绝妙的阅读体验。
——唐·塔普斯科特 《维基经济学》作者之一
在这本紧跟潮流、引人注目的书里,斯蒂芬·贝克拉开时代的帷幕,向我们展示了数字奇才们已悄然潜入我们日常生活的场景。看到那些杰出人物以新的、魔法般的能力,预测我们将和谁结婚、要购买什么和在选举中投谁的票,你将会惊叹、警醒,以至深受启发。
——丹尼尔·H·平克 《全新思维》作者 我们怎样选举、怎样购物、怎样约会,甚至怎样思考——人类世界的方方面面,都被我们在斯蒂芬·贝克这本令人着迷的书中所遇见的那些人改变了。不管这些变化对我们来说是福是祸,《当我们变成一堆数字》都是一本启发性和趣味性并举的稀世之作。它无疑将改变你看待生活的方式。
——阿里安娜·哈芬顿 美政治博客HuffIngtonost创始人
编辑推荐 《当我们变成一堆数字》:
“一本必读之书——写给所有渴望在Google时代领悟生活,洞悉商机的人。”
——《长尾理论》作者克里斯·安德森
谁不上网?谁不用手机?谁不刷信用卡?谁不上超市用会员卡买东西?当我们被量化、被优化、被窥探、被分析、被预测,数字化时代悄然来临——不管我们做什么,数字魔法师都可以把我们变为1、2、3、4、5、6、7……
目录 导言
你是燕子,我是驼背鲸
从数据到符号
Numerati——数字魔法师大驾光临
工厂生产差异,消费引导广告
数据世界:巨大无比的人类行为实验室
要是你点击了哀伤的歌……
第一章 工薪族
在办公室电脑上敲下的文字并不属于我们
把员工“变成”数字
人脑PK电脑,其实有一拼
你生活在拿数字说事儿的地方
从量化到最优化
数据化管理的真实画面
透视员工社会关系网
制造数据的人成为数据的奴隶
第二章 购物者
会员积分卡积累了什么?
未来的智能购物车
你“坐”在哪只“桶”里?
超市“动物园”中的“寄生虫”和“蝴蝶”
购物模式——消费者的DNA
计算机:辨别“真人秀”的平凡和怪异
摄像镜头里的商业故事
第三章 选民
戈特鲍姆的“聚光灯”
越来越多的人正在选择政治
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们在想什么?
10个族群,10种人
数字化的政治版图
1%的中立选民——最后的那根稻草
第四章 博主
“欲望的眼泪”
阅读博客.非计算机莫属
博主-数字-数学公式
搜索引擎透露了什么
计算机:数字时代迟钝的天才
43岁的“大男孩”——相关性制造的低级错误
博客Vs.垃圾博客:由Google广告引发的世界大战
“好”的向量和“坏”的向量
他们“订阅”博客因为有了“ping”
第五章 恐怖分子
走近美国国家安全局
用“正常”来突出“不正常”
在“应用数学”的新纪元“计算”人类
“9?11”事件的“‘后’见之明”
从赌场走向反恐前沿
拉斯韦加斯的“乌鸦窝”
声音、图片、录像:最复杂的数据分析
找出“下一个朋友”
伟大的“匿名解决方案”
第六章 病患者
监测健康:隐私保护权会说“N0”吗?
厨房里的“魔毯”
电子传感器的未来
奶奶,你今天刷牙了吗?
帕金森氏症老人,将不再于“黑暗中射击”
“智能炸弹”——攻击癌细胞的纳米微粒
“真牛秀”和“黑匣子”
我们“认购”数据大师的成功
未来的SpareMeThe Details.corn公司
第七章 恋人
没有任何科学能够研究一对夫妇
在Chemistry.com寻找“未来的妻子”
荷尔蒙决定人的性格
“完美的匹配”
搜索引擎优化:一场无法结束的战役
移动电话——下一座个人数据的金矿
我和妻子终于找到彼此
结语
认识森林里的树
遮羞布的选择
从数据的奴隶到数据的主人
三个流传久远的神话
2.2 5亿美元:“资本智商”卖了个好价钱
追赶数字的脚步
我们究竟是谁?
致谢
……
文摘 第一章 工薪族
正是纽约的交通高峰时段。
我在47街的Hank’s热狗屋停下来,花1美元25美分买了杯加糖的咖啡,端着它乘电梯登上位于市中心的摩天大楼。走进公司,想起《华尔街日报》高高地码放在前台让我们人手一份的情景。不,这样的好日子已一去不复返了。现在,我们得打开电脑,上网浏览电子报刊。接下来,是更多不得不在电脑上完成的工作。
在办公室电脑上敲下的文字并不属于我们
我揭开杯盖呷了口咖啡,然后登录雅虎网站,收阅电子邮件,并飞快地给姐姐回了封信。接着,我从费城报纸的网站上查询棒球比赛的消息,得知费城棒球队一败涂地……上午10点,桌上的咖啡已经见底,一圈褐色的水渍残留在杯壁上。此时,我正登录《华尔街日报》,或别的什么报刊的网站。
办公室的工薪一族常常能享受一些琐碎的日常活动带来的惬意,而其他类型的劳动者就没有这么走运了。一个世纪以前,手捧笔记本、怀揣计时器的管理者走进工厂,以他们自己的方式来衡量工人的工作,把工业生产纳入科学管理的轨道,日本的汽车制造业更是将统计质量控制的管理方法推向顶峰、臻至完美。今天,他们可以在任何时候对每支喷枪、每座熔炉,以至每个工人的工作状态作出分析。如果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能及时发现并加以调整。
与工人们被严格监控的情况相比,许多坐办公室的员工则享受了太多的个人自由。在办公室的小隔间里,我们习惯于开开小差、打打瞌睡,拥有一些小小的秘密,这都没什么问题——除非我们在打盹时鼾声如雷,其动静明显超过平时,而老板此刻碰巧从你身边信步走过。在公司的管理中,老板要的是结果,不是过程。卖掉一套房子,完成一次试验,用一行行优雅的程序编码让老板拍案叫绝——这一切都清楚地证明:我们是公司的金员工。
然而,今非昔比。在最近的10年里,我们所做的许多工作逐渐远离办公桌上堆积如山的文案,我们抛开手写的笔记、冷落纸介的报纸,而更多地依赖与当今网络世界紧密相连的计算机。从此以后,我们似乎与一个拥有非凡的记忆力和不可思议的时间感,可对我们却毫无忠诚可言的“同事”捆绑在一起。这位“同事”为老板工作,对我们的业绩作出评估,而完全不需要借助什么笔记本或计时器。
我们所使用的计算机拥有我们在线的每一个秘密,可它“出卖”我们“没商量”,绝不会有一丝一毫的犹豫或歉意。如今,或许没有任何地方像办公室一样,将我们置于某种危险的境地——我们会成为数据的奴隶,成为我们所制造的信息的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