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经济管理 > 投资 >

关于货币危机传染途径的研究与实证:以东南亚国家为视角的分析

2011-05-05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关于货币危机传染途径的研究与实证:以东南亚国家为视角的分析 去商家看看
关于货币危机传染途径的研究与实证:以东南亚国家为视角的分析 去商家看看

 关于货币危机传染途径的研究与实证:以东南亚国家为视角的分析


基本信息·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
·页码:220 页
·出版日期:2009年11月
·ISBN:7509607701/9787509607701
·条形码:978750960770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国际经济比较研究系列

内容简介 《关于货币危机传染途径的研究与实证:以东南亚国家为视角的分析》从传染的角度来研究货币危机的扩散,研究各个危机传染渠道的机制及规律。《关于货币危机传染途径的研究与实证:以东南亚国家为视角的分析》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实证了货币危机传染的存在性及方向性,奠定了研究基础。然后分别研究了汇率制度、贸易及投资传导渠道、金融市场联系、预期及投机攻击等因素在货币危机传染中的机制和作用,并以东南亚危机为背景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显示:在东南亚货币危机过程中,国际贸易渠道和金融市场联系对货币危机传染的影响是显著的,各个渠道单独的影响都不足以解释危机的扩散。预期的突变效应、放大效应、正反馈机制、危机过程中人们预期模式的变化、投机攻击以及各国汇率波动的滞后影响等在货币危机传染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简介 雷田礼,1971年生于重庆璧山。1996年于湖北大学获理学硕士学位,2006年于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获博士学位。2007年赴美国加州大学进行学术访问。现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编辑推荐 《关于货币危机传染途径的研究与实证:以东南亚国家为视角的分析》:国际经济比较研究系列。
目录
第—章 导论及研究文献
第一节 选题原因和背景
第二节 货币危机传染的研究文献
第三节 研究思路、框架及基本概念的界定

第二章 货币危机传染的存在性、基础因素和方向性
第一节 危机传染的存在性分析(Granger因果分析)
第二节 危机国家的汇率基础
第三节 危机传染与国内宏观基础的实证分析——危机传染的方向性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汇率制度与危机传染
第一节 货币危机传染与汇率制度关联性的数据分析
第二节 钉住汇率制度促进货币危机传染的因素分析
第三节 从东南亚货币危机历史看汇率制度与货币危机传染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金融市场联系与货币危机传染
第一节 相关系数分析——推动市场传染的短期力量分析
第二节 脉冲响应分析——金融市场传染力度分析
第三节 自回归条件异方差分析——市场风险的滞后影响及其在危机传染中的作用分析
第四节 金融传染形式的简要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贸易与货币危机传染
第一节 货币压力沿贸易途径传染的理论分析
第二节 对有关贸易传染研究的总结分析
第三节 贸易传染的实证分析
第四节 投资渠道与危机传染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预期、投机攻击与货币危机传染
第一节 预期理论发展简述
第二节 预期在货币危机传染中的作用分析
第三节 预期的放大效应与泡沫形成的理论模型
第四节 预期在货币危机传染中放大机制的进一步分析
第五节 预期、投机攻击与危机传染模型
第六节 预期的前瞻性与危机传染
第七节 危机国家汇率模型中预期模式转变的实证检验
第八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
第一节 本书的主要创新点
第二节 本书的主要观点和结论
第三节 货币危机传染机制研究的启示和建议
第四节 本书研究中的不足和努力方向
附表
参考文献
后记
……
序言 自有货币和资本市场以来,各类价格包括货币价格的波动便如影随形。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特别是金融一体化进程的深入,国家间的相互影响越来越深,影响力量越来越大。在看到经济一体化的优点如资源互补、共同发展、实体经济的润滑性增强、市场效率提高等益处外,也应看到其附属产物——各种危机如同毒瘤此起彼伏,危机的传染性也越来越强,各类危机给经济发展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危及国家几十年的发展成果。更让人们惊悚的是,危机如同传染病迅速蔓延,使得更多的国家和地区陷入灾难之中,造成地区乃至世界性的经济和金融动荡。在痛惜危机具有传染性的同时,也应该承认,排除投机攻击的因素之外,危机的传染性本身就是世界经济及金融联系的一种体现,是与世界经济及金融一体化进程无法分割的,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如同任何事物都有利有弊一样。危机的扩散使得人们认识到它是不容忽视的,人们必须正视它,包括对它的研究。
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经济和货币危机的研究如火如荼,著作汗牛充栋,研究的初衷是找到一种最有效的办法,建立一系列关键指标,通过监测指标值来预测、控制危机的发生,防患于未然。但历史表明,危机的发生原因非常复杂,涉及国内的、国际的、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各类因素,很难准确地建立经济指标来预测危机的发生。尽管各种研究都取得了积极的效果,但还是没有一种方法能预测危机的到来,美国的次贷危机依然不期而至,并迅速地蔓延到了全世界。尽管各次危机都有不同的根源,但危机的传染性已是不争的事实。既然难以预测危机的发生,那么研究和利用危机扩散的途径及规律便是理性的抉择了。如同人们无法准确知道何时何地会发生大火一样,除做好一些常规预防措施外,找到最好的阻断大火蔓延、扑灭大火的方法,便是在处理火灾时最好的选择了。当然,危机扩散的途径和规律要比大火扩散复杂得多,认识的过程也更复杂,要靠人们不断的研究、实证从而逐渐发展。笔者这本书正是基于这种理念上的研究。
文摘 插图:


机传染的存在性和作用机制。
1.指标选取
在货币危机传染性的因果分析中,有几个可以分析的变量:汇率、利率、外汇储备和股票指数(由于股市是一国经济好坏的晴雨表,也能体现投资者对经济前景的信心,所以本书也将其纳入研究的范畴)。在这几个指标中,第一个指标是名义汇率,汇率贬值是货币危机传染的直接体现,可用来分析两国货币压力的因果关系。第二个指标是短期利率,由于利率不单是用来抵御汇率市场的投机冲击,它还是一国政府用来作为反通货膨胀的重要工具,而且通常在货币危机期间容易存在通货膨胀现象。另外,在防御货币危机时,利率通常是一种主动选择,而不是传染结果的体现,所以利率指标变动的因果关系不能很好体现汇率市场间的因果关系。第三个指标是储备变化,储备变化的数据不具有连续性,而且政府在应对货币压力时有多种政策工具可供选择,一国政府由于承受货币压力而动用储备并不一定会导致另一国家储备的减少。所以储备水平也不是分析危机传染因果关系的较好载体。第四个可供选择的指标是股市指数,由于股市通常被视为经济运行的晴雨表,当货币危机由一个国家传至另一个国家时,常常伴随着股市指数的暴跌。当然,股市指数下跌并不一定全由危机传染造成,但在特殊时段,比如东南亚货币危机过程中,在影响股市指数变化的诸多因素中,人们对汇率的关注超过其他因素,居于主要地位,汇率变化通过影响人们对经济运行的信心从而反映在股票变化之中。因而股市指数的变动关系也可以从侧面部分地说明货币危机的变动关系。所以,本书接下来将利用汇率和股市指数对东南亚货币危机中汇率变动的Granger因果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2.变量说明
因果关系分析分为两个阶段,首先进行汇率指数上的因果分析,其次是股票指数的因果分析。在两个阶段的分析中,分别用phi表示菲律宾的股市指数或菲律宾对美元的平行汇率,tha表示泰国的股市指数或泰国对美元的汇率,用ind表示印度尼西亚的股市指数或印度尼西亚对美元的汇率,用mal表示马来西亚的股市指数或马来西亚对美元的汇率,用kor表示韩国的股市指数或韩国对美元的汇率指数。为了减小数据量差,对每个指标取自然对数,并分别用lnph、Inth、lnin、lnma、lnko表示。
后记 在国际金融体系不健全,经济特别是金融一体化的背景下,地区性乃至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此起彼伏,危机表现出了越来越强的传染性,从一个国家的危机演变为地区性的甚至全球性的经济波动,危机传导带来的灾难性后果使得越来越多的机构和研究者开始研究货币危机的传导性。尽管其尚处于起步阶段,但笔者认为对货币危机传导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非常突出而且紧迫。整体来看,目前对货币危机的研究文献多,但视角多是对危机起源的研究,目标是找到危机爆发的指标临界值,从而预测并阻止危机的爆发。由于危机爆发的背景不同,涉及的国际国内因素众多,不但有经济的、政治的,还有心理的,想简洁地用某几个或一些指标来预警危机的爆发是非常困难的,或者说这类研究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相比之下,目前对货币传导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尤其是国内在此方面的研究更是寥寥无几。笔者认为,危机如同大火,既然不能准确预测何时何地会发生大火,那么在大火起来后,阻止其扩散将是最重要也是最紧迫的任务之一了,同时也是减少损失最好的方法之一。基于以上原因和兴趣,笔者选择了这个研究领域。
本书是在笔者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完成的,博士论文得到了导师(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张岩贵教授的悉心指导,其逐字逐句审阅了全文并亲笔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为本书的完成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在南开几年的学习期间,南开教授们严谨治学的态度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渊博的知识、宽阔的视野和宽广的胸怀,也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他们将是我在今后的学术生涯中不断前进的动力和榜样。
最后,要感谢在本书完成过程中给予我理解和支持的家人,是他们给了我时间上的保障和精神上的支持。同时,也要特别感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给予本书出版的资助!
由于学术水平和经验所限,研究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