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宗教 >

哈佛经理学院亲历记:如何成为高级管理人员(增订版)

2011-04-17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哈佛经理学院亲历记:如何成为高级管理人员(增订版) 去商家看看
哈佛经理学院亲历记:如何成为高级管理人员(增订版) 去商家看看

 哈佛经理学院亲历记:如何成为高级管理人员(增订版)


基本信息·出版社:三联书店
·ISBN:7108004356
·条形码:9787108004352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0开

内容简介 哈佛经理学院以培养世界一流的经理人才而闻名于世,唐庆华系解放后第一个获哈佛工商管理硕士的中国大陆学生,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揭示了该学院造就杰出人才的奥秘所在。徐木兰教授从美国获得管理学博士学位后以台湾任教,长期致力于中文读者中普及现代管理学想,本书后半部分即是她介绍西方现代经营艺术的部分文章。
媒体推荐 大陆版自序
一九八O年我赴英时,是华东师范大学(当时名上海师范大学)英语系学生。不过学习语言并非自己的初衷,只是当时环境不得已的选择。因为我一向认为语言只不过是一种工具而“文化革命”时期,除了学习外语和数理化外,我还有幸在祖父的指导下读了四书以及包括《左传》、《史记》在内的古典精华,并有机会读了不少西方经典著作。我发现中国的文化传统一方面是讲究文字技巧的雕饰,另一方面则是侧重在个人的修养和处世权术。古人虽然明白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管子·治国》),但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纲领里似乎没有什么经济方面的内容。而中国的生活现实不得不使人痛切地感到经济匮乏所带来的苦恼。经济的重要应该是不言而喻的。令人困惑的是不知什么缘故经济与管理在中国的文化传统里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孔子说:“富而可求之,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他的弟子子夏又说:“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儒家一方面说君子非恶富贵,另一方面又认为富贵在天,无可求之道。这也许就导致了几千年来仕学凌驾于工商之上的局面。须知贫穷不可耻,安于贫穷不思变才可耻。人们在与命运的搏斗中,必然包含与贫穷的搏斗。
赴英留学之后,立即改攻经济,对我来说就太自然了。不懂一点经济学将永远是我教育上的缺憾。英国开设经济学比较著名的大学有牛津、剑桥和伦敦经济学院。不同的是伦敦经济学
院还开设有实用价值的金融会计学,又特地组织了一个投资公司,出资让学生实际投资于股票市场。当我第一次作为投资决策组成员之一,搜集信息,分析企业,调查市场,整理数据,最后作出投资决定时的那种兴奋,至今仍然记忆犹新。我觉得受教育的目标不是做精神贵族,而是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
凡中国人初到西方,受到所谓异文化的冲击,常常成为一大话题。由于我当时语言关已过,并对英国制度有相当了解,因此来到英国后似乎并未感到什么文化冲击。相反,对英国的历史和文化倒颇有一种亲切感。一位英国朋友指出,这是因为在历史与文化方面,中英两国都有某种优越感的缘故。言之不虚也。
英国社会分等级,有惰性,有排他性,但同时是一个对个性极有容忍性的理性社会。我长期在反理性和压抑个人的阴影下生活过,初至英国时,一如萨默赛特·莫姆在他一本小说里所描写的那样:虽然置身于前所未见的环境,置身于陌生人群之中,却仿佛早就认识他们,认识这环境一般。当时英国经济不景气,伦敦经济学院给我的奖学金不足。英国的公司和银行慷慨资助,俾我完成学业并遍游欧陆,实属幸事。
要说文化冲击,从英国来到美国倒的确有。到美国的第一个印象就是人种杂多,矛盾百端。多种族的地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必然渗入同文同种的社会所没有的不安定因素。种族偏见
和歧视是客观现实。区别在于程度和表现方式不同而已。妙哉,美国! 我曾因不服交通警给我的驾车超速罚单与之对簿公堂,也曾听到批准我为永久居民的移民局官员对政府部门办事效率低所作的道歉之词。我曾因马萨诸塞州房地产纳税过高向当地市长提意见而得到税务局长亲自过问,也曾为调查某产品直通电话请教于美国商务部专家长达一小时之久。我出于同情戈尔巴乔夫而拒绝在支持拉脱维亚独立的请愿书上签名,也曾捐款给一位状颇可怜的乞丐而事后才发现他是一个骗子。
……
目录
《哈佛经理学院亲历记》目录:
序 高 健
— 入 学
二 第一堂课
三 天高任鸟飞
四 校 史
……
文摘 书摘
现任院长约翰·麦克阿瑟于一九八0年履新。他在发扬学校传统的同时,也不断审议这所著名学府的办校方针。
哈佛经理学院是如今美国最大、最富、最有名望,也是最有权势的管理学校。哈佛经理学院的基金达二亿五干万美元之巨,比美国所有其他管理学校的总和还多。经理学院目前年度预算达一亿美元,其中用于教学研究和课程发展上的资金约三千万美元。
工商管理硕士课(MBA)是哈佛经理学院教学的中心内容。此外、还有工商管理博士课(DBA),目前有近百名学生,以及十种专为在职经理人员设的课程,每年约有一千八百人参加。工商管理博士课程创设于一九二二年,主要培养师资和研究人员。在职经理人员课程分好几种,其中以一九四三年创立的高级经理人员课程和一九六O年开设的管理能力发展课程招生最多。参加者均由所在的公司出资。教学方法也是实例法。每周上课六天,参加者一律住在学校。

杰尼一方面给这些经理巨大的自由和责任,另一方面自己也在发掘问题。杰尼不希望下属为一点小事来麻烦他,只要你按计划完成工作,杰尼不管你怎样去完成。可是一旦工作没有按计划进展,你就要小心,你非但要准备好充分的理由,而且得想好解决的方案。杰尼不希望你有困难的时候一声不吭,他希望你及早求援。你干得出色,杰尼从不吝惜金钱和赞誉;你干得糟,很快就失去他的欢心。选贤举能,论事责功,一切以成果为重。要完成杰尼给你的挑战,你非得超越自我不可。杰尼的压力迫使有些人辞职,但是杰尼并不担心,他认为只要用他的办法,总是找得到人才的。事实也的确如此,愿意到ITT来工作的人总是比辞职者多。“开其道路,察而用之,尊其位,重其禄,显其名,则天下之士,骚然举足至矣。”此之谓也。
ITT总部有四百名各方面的专家,包括行政、法律、金融、工程、电信、电子、消费品等。这些总部的科室人员有权在任何时候到下面各分公司去了解情况,他们可以查阅分公司的文件,找任何人谈话,问任何问题。他们可以在下属单位知情的情况下直接向杰尼汇报他们的发现。这些科室人员没有权力向下属单位的业务经理发号施令,但是对于他们的意见,即使最执拗的经理也不敢掉以轻心。总部的工程专家监测下属单位的工程工作,市场营销专家监测市场营销,会计人员监测利润。

“美国人非常开放,这是一个由移民组成的国家的特点。在美国,机会很多。我感到欧洲公司对亚洲人至少有一种下意识的歧视,所以我自认在壳牌公司的发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