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分析史(第3卷)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经济分析史(第3卷) |
 |
|
 |
经济分析史(第3卷) |
 |

基本信息·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页码:644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7月
·ISBN:9787100012416
·条形码:978710001241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内容简介 《经济分析史(第3卷)》描述经济分析这个领域中分析工作的发展和命运。从希腊——罗马时代直到现在,以社会与政治历史为背景,同时注意其他社会科学和哲学的发展。《经济分析史(第3卷)》被公认为迄今资产阶级经济学界关于经济史的涉及范围最广、分析最为详尽深入的专著。
编辑推荐 《经济分析史(第3卷)》为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之一。
目录 第一章 导言与计划
1.包括的时期
2.工作的条件
3.本编的计划
第二章 背景与形态
1.经济的发展
2.自由主义的失败
3.政策
(a)自由贸易与对外政策
(b)对内政策与社会政策
(c)财政政策
(d)货币
4.艺术与思想
(a)资产阶级文明及其难以驯服的产物
(b)资产阶级文明及其哲学
第三章 邻近学科的某些发展
1.历史
2.社会学
(a)历史社会学
(b)史前史的——人类文化学的社会学
(c)生物学派别
(d)自主的社会学
3.心理学
(a)实验心理学
(b)行为主义
(c)完形心理学
(d)弗洛伊德心理学
(e)社会心理学
第四章 社会政策与历史方法
1.社会政策
(a)对于分析工作的影响
(b)社会政策协会
(c)“价值判断”问题
2.历史主义
(a)“旧”历史学派
(b)“新”历史学派
(c)方法之战
(d)“最新的”历史学派:斯皮索夫、桑巴特与马克斯?韦伯
(e)经济史与历史经济学在英国
第五章 这一时期的一般经济学:人物与派别
1.杰文斯、门格尔、瓦尔拉
2.英国:马歇尔时代
(a)埃奇沃思、威克斯蒂德、鲍利、坎南和霍布森
(b)马歇尔及其学派
3.法国
4.德国和奥地利
(a)奥地利学派或维也纳学派
(b)元老们
(c)代表人物
5.意大利
(9)元老们
(b)潘塔莱奥尼
(c)帕累托
6.荷兰和斯堪的纳维亚各国
7.美国
(a)奠定基础的人们
(b)克拉克、费雪和陶西格
(c)另外几位重要人物
8.马克思主义者
(a)马克思主义在德国
(b)修正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复兴
第六章 一般经济学:性质与内容
1.前言
(a)一般经济学的社会学结构
(b)人口
2.想象、企业和资本
(a)想象
(b)企业
(c)资本
3.价值和分配理论的革命
(a)交换价值理论
(b)成本、生产、分配
(c)相互依存与均衡
4.马歇尔的态度和实际成本
5.利息、地租、工资
(a)利息
(b)地租
(c)工资
6.实用领域的贡献
(a)国际贸易[只有标题,本节未写。]
(b)财政学[未写完。]
(c)劳动经济学
(d)农业[只有标题,本节未写。]
(e)铁路、公用事业、“托拉斯”和卡特尔
第七章 均衡分析
1.本时期经济理论的基本一致性
2.库尔诺和“数理学派”:计量经济学
(a)数学给予经济理论的帮助
(b)库尔诺的贡献
3.均衡概念
(a)静态学,动态学;静止状态,进化
(b)确定性、均衡和稳定
4.竞争假说与垄断理论
(a)竞争假说
(b)垄断理论
(c)寡头垄断与双边垄断
5.计划理论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6.部分分析
(a)马歇尔派的需求曲线
(b)弹性概念
(c)有助于一般分析的概念
7.瓦尔拉派的一般均衡理论
(a)瓦尔拉的概念化
……
第七章 附录 有关效用理论的注释
第八章 货币、信用和循环
第五编 结论 现代发展的梗概
第一章 引言与计划
第二章 源出于马歇尔-维克塞尔工具的发展
第三章 “极权主义”国家的经济学
第四章 动态学与经济周期研究
第五章 凯恩斯与现代宏观经济学
人名译名对照表
……
文摘 然而,诊断专家们若只是说到此处为止,那就错了,我们很容易指出他们的错误之处:他们未能把这个时期资产阶级文明的所有一切巨大创造都归之于这种文明;而且他们未能认识到,父母缺乏领导才能虽可能使儿女起来反对他们,但并不能改变这一事实:儿女终归还是儿女。在这个时期中,经过一个接一个的阶段,出现了一种新的音乐;出现了一种新的绘画风格;出现了一种新的小说、新的戏剧和新的诗歌;并且,出现了一种新的建筑式样,使维多利亚时代的人们惊恐万状。的确,资产阶级公众对于大多数这样的创造感到惊异,并竭尽全力扼杀它们。同样的确,许多这样的创造在本性上就敌视产生它们的那种社会结构;许多从事创造的人是他们所注视的这个社会的敌人,并且觉得他们自己是另一个社会的造物主。但这并不能改变这个事实:这些作品和人物都是从那种结构中产生的;大多数这样的人在出身和教养上都是资产阶级的;他们的作品之为资产阶级头脑的产物,正像铁路和动力工厂一样。因此,当1914—1918年那场毫无意义的大灾难突然降临到资本主义社会头上而使其陷入一片混乱时,它实际上正在走向一种完全属于它自己的新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