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宗教 >

接触:生活即道场

2010-12-23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接触:生活即道场 去商家看看
接触:生活即道场 去商家看看

 接触:生活即道场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页码:189 页
·出版日期:2007年03月
·ISBN:9787505723184
·条形码:9787505723184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Pages Per Sheet
·正文语种:中文
·图书品牌:北京立品

内容简介 《接触:生活即道场》说每天都是一本书,所遇到的每个人,都是一篇文章。我们不是孤单一人隔绝尘世地生活。即使是在山中修行的隐士,也和周遭的一切相互关联,比如森林、飞鸟等山中的生物、植物,当然还有大地和天空。我们在和外界的沟通中自然会产生快乐与痛苦。许多人发现他们与外界的沟通给他们带来无尽的烦恼。许多人不断地为此求索,寻找答案,期望能生活得更平静、更有价值。其实这一人生的答案就潜藏在我们每个人对于和外界所建立的关系的理解中,如何能将这种无法切断的关系变得更和谐、美满,正是我们要寻找的人生答案。

世上没有人是座孤岛。不论是妇女还是儿童,都同样如此。我们不是孤单一人隔绝尘世地生活。即使是在山中修行的隐士,也和周遭的一切相互关联,比如森林、飞鸟等山中的生物、植物,当然还有大地和天空。我们在和外界的沟通中自然会产生快乐与痛苦。许多人发现他们与外界的沟通给他们带来无尽的烦恼。许多人不断地为此求索,寻找答案,期望能生活得更平静、更有价值。其实这一人生的答案就潜藏在我们每个人对于和外界所建立的关系的理解中,如何能将这种无法切断的关系变得更和谐、美满,正是我们要寻找的人生答案。
作者简介 满亚法师,美国得克萨斯州理工大学资讯管理硕士。1988年依止佛光山开山星云大师,于美国西来寺出家、受戒。历任西亚寺社交组长、美国洛杉矶佛光会秘书长、美国得克萨斯州奥斯汀佛光山监寺、马来西亚佛光山主持、南非南华寺主持。目前云游参学中。
  译者简介
  武汉大学英文系毕业,香港大学新闻硕士,资深媒体人士,在中国和美国从事新闻摄影20年,曾在香港举办“一个中国记者眼中的美国”摄影展,并著有《虚镜头》和《从东拍到西——一个中国记者在美国》等摄影专著。
编辑推荐 《接触:生活即道场》得以完成,全凭满亚的智慧和提携。作为一个女性,满亚致力于帮助普罗大众去正面理解人与外界之间的关系。我有幸与满亚多次交谈,从中得到许多关于人生的答案。她谈到过许多种层次与类型的沟通与关系,包括我们和出生的家庭的关系、和朋友的关系、在工作中和同事的关系、我们恋爱并和生活伴侣终生相守的关系。她也谈及我们和其他并不熟知的个人和团体间的关系——我们在人生中相遇、后又分开的陌生人。我们和我们生活消费的东西之间也有关系,比如那些食品、药物、美酒、文字、图片,或者概念。我们和大地万物都有关系,森林、动物、星球,甚至于在精神层面上的所谓心灵、思想寄托等。在这种种关系中,我们可以通过细心体察我们对于外界的不同反应、成见并不断回顾过去来认知生活,学习如何在以后生活得更充实。
这本书虽然在个别处借用了一些东方佛学的观念与思想,但其主旨意在为读者引鉴一种不同的观点或者角度,让大家去更深地理解他人、自己和世界。
感恩满亚的智慧,并诚谢她允许我将此付诸文字,有机会和更多人共同分享。
目录
引言 从一粒沙看世界——满亚地博朗文对谈录
第一章 原生家庭 
第二章 朋友 
第三章 工作关系 
第四章 爱一个人 
第五章 和陌生人一起生活 
……
序言 世上没有人是座孤岛。不论是妇女还是儿童,都同样如此。我们不是孤单一人隔绝尘世地生活。即使是在山中修行的隐士,也和周遭的一切相互关联,比如森林、飞鸟等山中的生物、植物,当然还有大地和天空。我们在和外界的沟通中自然会产生快乐与痛苦。许多人发现他们与外界的沟通给他们带来无尽的烦恼。许多人不断地为此求索,寻找答案,期望能生活得更平静、更有价值。其实这一人生的答案就潜藏在我们每个人对于和外界所建立的关系的理解中,如何能将这种无法切断的关系变得更和谐、美满,正是我们要寻找的人生答案。
这本书得以完成,全凭满亚的智慧和提携。作为一个女性,满亚致力于帮助普罗大众去正面理解人与外界之间的关系。我有幸与满亚多次交谈,从中得到许多关于人生的答案。她谈到过许多种层次与类型的沟通与关系,包括我们和出生的家庭的关系、和朋友的关系、在工作中和同事的关系、我们恋爱并和生活伴侣终生相守的关系。她也谈及我们和其他并不熟知的个人和团体间的关系——我们在人生中相遇、后又分开的陌生人。我们和我们生活消费的东西之间也有关系,比如那些食品、药物、美酒、文字、图片,或者概念。我们和大地万物都有关系,森林、动物、星球,甚至于在精神层面上的所谓心灵、思想寄托等。在这种种关系中,我们可以通过细心体察我们对于外界的不同反应、成见并不断回顾过去来认知生活,学习如何在以后生活得更充实。
这本书虽然在个别处借用了一些东方佛学的观念与思想,但其主旨意在为读者引鉴一种不同的观点或者角度,让大家去更深地理解他人、自己和世界。
感恩满亚的智慧,并诚谢她允许我将此付诸文字,有机会和更多人共同分享。
博朗文-艾克斯坦
2003年于约翰内斯堡
文摘 插图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