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经济管理 > 投资 >

新企业会计准则下的金融会计理论与实务

2010-12-22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新企业会计准则下的金融会计理论与实务 去商家看看
新企业会计准则下的金融会计理论与实务 去商家看看

 新企业会计准则下的金融会计理论与实务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页码:462 页
·出版日期:2010年01月
·ISBN:7501795193/9787501795192
·条形码:9787501795192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新企业会计准则下的金融会计理论与实务》主要内容简介: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的新企业会计准则,要求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目前我国已有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金融子行业的多家金融企业上市,因此新准则在金融业的实施较为广泛。
实施新准则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从金融会计从业人员的观念转变和相关知识准备到金融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协调、相关系统改造、风险管理等各方面均需做大量细致的工作;相应地在监管环境、税收政策及市场环境等方面也提出了新的课题。新准则在金融业的广泛实施,也必将对金融业的监管制度、经营理念、风险管理、经营绩效及金融市场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因此.深入总
结和研究新准则的实施情况及后续影响成为金融会计界的重大课题和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为此,中国金融会计学会组织了部分研究能力较强的会员单位,以新企业会计准则在金融业的实施为重点,开展了2007—2008年度课题研究工作,同时对金融创新产品、财务风险管理等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探讨。课题成果由中国金融会计学会专家委员会30余名专家进行了评审,普遍认为研究成果整体水平较高,较好地总结了我国金融业实施新准则的情况,具有较高的学术和实践价值。为扩大学术成果的共享,学会将本次研究成果结集出版,希望能以此促进金融会计理论实践的学习和发展。
编辑推荐 《新企业会计准则下的金融会计理论与实务》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
目录
保险集团财务风险控制问题研究报告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财会部课题组
商业银行套期保值会计应用研究
中国建设银行财会部课题组
新企业会计准则对银行业监管的影响和协调问题研究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财会部课题组
现代商业银行产品赢利能力管理研究
中国工商银行财务会计部课题组
中国证券公司风险预警研究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会计部课题组
实施《企业会计准则》后银行贷款减值准备计提实务与监管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财会部、国家开发银行财会局联合课题组
银行资产证券化会计问题研究综合稿
国家开发银行财会局课题组
新会计准则与保险监管标准的协调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财会部课题组
实际利率法在银行业务中的应用
交通银行会计结算部课题组
新准则下商业银行会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研究
中国农业银行财务会计部课题组
新会计准则与证券公司财务指标监管标准问题研究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会计部课题组
执行新会计准则的金融企业税务政策研究
中国银行财务管理部课题组
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与金融稳定
中国人民银行会计财务司课题组
……
序言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并要求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目前我国已有多家金融企业上市,新准则在上市金融企业的广泛实施.对金融业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因此,进行相关的理论和实务研究不但是必需的,而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金融企业实施新准则伊始,正值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本次危机中,会计准则尤其是公允价值会计经受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国内众多专家学者的一个共识是,公允价值会计不是本次危机爆发的原因,但其本身确实不够完善。我们注意到,会计的发展趋势之一就是更加贴近市场,金融会计尤其是公允价值会计与金融风险管理之间存在着特定的关系,会计与金融的相互作用更加紧密,会计政策的选择、会计技术的应用对金融发展的影响逐渐显著,金融发展应给予会计更多的关注。
目前,我国金融企业应用公允价值会计的范围有限,本次危机中对金融企业未造成显著影响,但是应当看到,目前我国金融创新不足,金融市场发展深度不够,金融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特殊,风险管理水平急需提高,一些金融机构持有大量海外投资,国际、国内金融市场价格波动加大,这些都迫切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国际、国内会计最前沿问题。本次危机为我们认识、理解、研究金融会计提供了一个宝贵机会,令我们不禁深思,会计在本次危机中到底发挥了什么作用,会计风险与金融风险的边界如何界定,如何看待会计的顺周期效应,应当怎样改革当前的会计准则,在我国特定的会计环境下如何实现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金融界应当以怎样的态度来认识会计的职能。
文摘 插图:


保险集团财务风险控制问题研究报告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财会部课题组
第一章 保险集团预算管理模式及其选择
第二节 保险集团的预算管理模式及其选择
巴塞尔金融集团联合论坛1999年颁布的《对金融服务集团的监管原则》认为:金融集团是指在同一控制权下,完全或主要在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或至少两个不同的金融行业大规模提供服务的集团。有别于单个的金融机构,保险集团追求的是集团整体价值最大化,当战略目标进而年度经营管理目标确定之后,选择何种预算管理模式就成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一、预算管理模式
以保险集团母子公司间的管控体制为依据,可将保险集团划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即运营控制型、财务控制型和战略控制型。不同的管控体制相对应的不同的预算管理模式,分别是集权型、分权型和折中型三种。
(一)运营控制型保险集团的集权预算模式
运营控制型保险集团的管理权集中在集团企业手中。在运营控制型企业集团看来,战略目标的实现是第一位的,集团内部的所有单位都是实现集团整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集团企业与子公司之间、各子公司之间存在较强的业务协同性,使得总部协调功能发挥所得收益大于协调成本。预算管理被定位于:第一,集团内部的统一的资源规划系统;第二,集团内部信息反馈系统和作业控制系统;第三,集团内部业绩控制系统。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