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投资
管理学
企管
营销
企业家
销售
经济
投资
理财
职场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经济管理
>
投资
>
现代投资学
2010-12-22
市场价:¥38.00卓越价:¥28.50为您节省:9.50元 (75折) VIP 价:¥27.64 SVIP价:¥27.07 全场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现代投资学
现代投资学
市场价:
¥38.00
卓越价:¥28.50为您节省:9.50元 (75折)
VIP 价:¥27.64 SVIP价:¥27.07
全场购物免配送费!
现在有货,登录后根据您所在地址,商品的发货时间会有所不同。
1人 评论打分
5 颗星:
(0)
4 颗星:
(1)
3 颗星:
(0)
2 颗星:
(0)
1 颗星:
(0)看全部1篇评论
(1篇用户评论 | 写评论)
为该商品打分以改善“为我推荐”
登录为该商品打分
已经有了
基本信息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页码:335 页
·出版日期:2003年05月
·ISBN:7208044708
·条形码:9787208044708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复旦大学金融学研究生学位课程教材
·外文书名:Investments
内容简介
《现代投资学》内容:我们精心组织了在相关课程上有多轮教学经验并长期从事本领域研究的教授负责本套教材的编写工作,总投入48万元,历时三年,力图使这套教材能够体现出三个特色。第一,前沿性。教材充分反映了金融学各主要分支学科的核心内容、主要研究方法以及目前最新的研究成果。第二,交叉性。整套教材的框架兼收并蓄了宏观金融学和微观金融学。值得一提的是,金融学领域的重大变化和发展趋势的微观化,在我们这套教材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其中有5本教材即属于微观金融的范畴。此外。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内容在每一本教材中也得到了较合理的安排。第三,衔接性和层次性。研究生教材既要与本科生教材有衔接性,又要注重培养研究生的独立科研能力,在层次上与本科生教材要有所不同。目前,我国研究生阶段的教学与本科教学的台阶不明显,这在很大程度上与研究生教材的教学深度不够有关。因此在编写本套教材时我们尤其注意这一点,做到了在内容上拉开与同类专业课程的本科生教材的档次。
媒体推荐
书评
本套教材涉及的领域很宽,其中既有早已被学界认同的国际金融学和货币银行学,也有在我国有待发展的金融市场学、金融工程学、现代投资学、公司财务学、金融经济学和数学金融学。
编辑推荐
《现代投资学》:复旦大学金融学研究生学位课程教材。
目录
总前言
序言
第1章 导论
1.1 投资、投资学与金融市场
1.2 投资与现金流
1.3 投资的市场原则
1.4 投资的相关问题
复习与思考
参考文献
第2章 基本的利率理论
2.1 本金与利息
2.2 现值
2.3 现金流的现值与终值
2.4 内部报酬率
2.5 现金流评价准则
2.6 应用与扩展
复习与思考
参考文献
第3章 固定收益证券
3.1 固定收益证券的种类
3.2 价值估计
3.3 债券的详细介绍
3.4 债券的收益
3.5 久期
3.6 免疫
3.7 凸性
复习与思考
参考文献
第4章 利率的期限结构
4.1 收益曲线
4.2 期限结构
4.3 远期利率
4.4 期限结构的解释
4.5 动态预期
4.6 流动现值
4.7 浮动利率债券
4.8 对久期的进一步分析
4.9 对免疫的进一步分析
复习与思考
参考文献
第5章 证券组合理论
5.1 资产收益
5.2 随机变量
5.3 随机收益
5.4 投资组合均值与方差
5.5 可行集
5.6 马克维茨模型
5.7 两基金定理
5.8 包含一项无风险资产情形
5.9 单基金定理
复习与思考
参考文献
第6章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6.1 市场均衡
6.2 资本市场线
6.3 定价模型
6.4 证券市场线
6.5 投资含义
6.6 绩效评价
6.7 CAPM的定价公式
6.8 项目选择
6.9 CAPM的扩展
复习与思考
参考文献
第7章 因子模型与套利定价模型
7.1 因子模型
7.2 CAPM与单因子模型
7.3 套利定价理论
7.4 参数估计
复习与思考
参考文献
第8章 投资的一般原理
8.1 效用函数
8.2 风险厌恶
8.3 效用函数的说明
8.4 效用函数与均值一方差准则
8.5 线性定价
8.6 投资组合选择
8.7 对数最优定价
8.8 有限状态模型
8.9 风险中性定价
8.10 定价选择
复习与思考
参考文献
第9章 远期、期货和互换
9.1 远期合约
9.2 远期价格
9.3 远期合约价值
9.4 互换
9.5 期货合约的基础
9.6 期货价格
9.7 期货价格与即期价格的预期的关系
9.8 完全对冲
9.9 最小方差对冲
9.10 最优对冲
9.11 对冲非线性风险
复习与思考
参考文献
第10章 期权理论(一)
10.1 期权的概念
10.2 期权的价值
10.3 期权组合和看跌一看涨期权平价
10.4 提前执行
10.5 单期二又树期权理论
10.6 多期期权
10.7 更一般的二又树问题
10.8 现实投资机会的评估
10.9 一般的风险中性定价
复习与思考
参考文献
第11章 期权理论(二)
11.1 股票的价格行为
11.2 Black sc『loles方程
11.3 看涨期权公式
11.4 风险中性估值
11.5 Delta、Garrlma和Thela
11.6 复制、合成期权和组合保险
11.7 计算方法
11.8 奇异期权
11.9 储存成本和红利
11.10 鞅定价
复习与思考
参考文献
第12章 利率衍生品
12.1 利率衍生品的例子
12.2 对理论的需求
12.3 二叉树方法
12.4 定价应用
12.5 水平法和可调整利率贷款
12.6 正向方程
12.7 期限结构匹配
12.8 免疫
12.9 担保抵押债券
12.10 利率动态模型
12.11 连续时间的解
复习与思考
参考文献
第13章 最优证券组合增长
13.1 投资轮
13.2 增长的对数效用方法
13.3 对数最优策略的性质
13.4 最优策略的替代方案
13.5 连续时间增长
13.6 可行集
13.7 对数最优定价公式
13.8 对数最优定价和BIack—Scholes方程
复习与思考
参考文献
第14章 投资评估
14.1 多期证券
14.2 风险中性定价
14.3 最优定价
14.4 双树图
14.5 在双树图中定价
14.6 个体不确定性下的投资
14.7 购买价格分析
14.8 连续时间评估
复习与思考
参考文献
……
序言
“复旦大学金融学研究生学位课程教材”是复旦大学金融学科建设计划项目,其用意是将当今金融学的各重要分支作为金融学研究生教材建设内容,形成学科建设的示范效应,进一步提升金融学教学和科研的水平,推动金融学各重要分支人才的培养。现在呈献给大家的这8本教材就是该项目的最终成果,它们是:《国际金融学》、《货币银行学》、《现代投资学》、《金融市场学》、《金融工程学》、《公司财务学》、《金融经济学》和《数学金融学》。这套教材涉及的领域很宽,其中既有早已被学界认同的国际金融学和货币银行学,也有在我国有待发展的金融市场学、金融工程学、现代投资学、公司财务学、金融经济学和数学金融学。
我们将这套教材定位在金融学研究生学位课程教材上,不是为了追求全国首套金融学研究生教材的名分,而是想为复旦大学乃至全国的金融学科建设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为此,我们精心组织了在相关课程上有多轮教学经验并长期从事本领域研究的教授负责本套教材的编写工作,总投入48万元,历时三年,力图使这套教材能够体现出三个特色。第一,前沿性。教材充分反映了金融学各主要分支学科的核心内容、主要研究方法以及目前最新的研究成果。第二,交叉性。整套教材的框架兼收并蓄了宏观金融学和微观金融学。值得一提的是,金融学领域的重大变化和发展趋势的微观化,在我们这套教材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其中有5本教材即属于微观金融的范畴。此外。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内容在每一本教材中也得到了较合理的安排。第三,衔接性和层次性。研究生教材既要与本科生教材有衔接性,又要注重培养研究生的独立科研能力,在层次上与本科生教材要有所不同。目前,我国研究生阶段的教学与本科教学的台阶不明显,这在很大程度上与研究生教材的教学深度不够有关。因此在编写本套教材时我们尤其注意这一点,做到了在内容上拉开与同类专业课程的本科生教材的档次。
本套教材的编撰出版得到了上海人民出版社的大力支持。除了给予启动经费的支持外,上海人民出版社的同仁们还在多次有关教材的协调会上提出了诸多宝贵的意见,在此深表感谢。同时,我们也恳切希望全国高校的教师和研究生就本套教材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向我们提出宝贵意见。
文摘
插图:
我国自1979年改革以来,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机制发生了质的变化。一方面,原有的国家统一储蓄、统一投资的计划模式逐步被越来越多的个人储蓄与个人投资的市场模式所取代,这一变化的前提在于居民的收入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当居民的当期收入远高于其当期消费时,居民就有了储蓄的倾向,如果这时当外部金融市场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从居民需求的角度来说,他们对金融工具进行投资就有了内在的需求;另一方面,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机制的改变,特别是直接融资份额的增加,也正在改变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间接融资的缺陷,既增加企业的长期资本、促进经济增长,又改变了国有银行与国有企业间剪不断、理还乱的债务与债权的复杂关系。直接引进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功能,借助市场的力量使得居民有限的资金得到更为有效的应用。我国的金融市场正在开始呈现主体多元化与市场多层次的结构,在这样的大背景条件下,我们学习金融市场的投资理论与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从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美国的情况来看,它的金融投资市场(公共证券市场)是世界上最为活跃、最有效率的市场,源于其市场当中具有一个“相对好的,充分、公正的信息披露的环境”,目前,它为一万多家公司提供了资金,这些公司大到跨国企业,小到初创企业。其证券市场的市值占世界的50%左右,而且流通股中59%为居民家庭所持有,其余为广大的机构投资者所拥有。
从中美上市规模与企业规模的比较中,我们很容易得出我国的金融资本市场是一个相对薄的市场,而不是厚市场。对于薄市场来说,由于交易层面上单独个体对市场的影响力的存在,因而,我们的市场稳定性相对来说肯定不会比美国的高,即我们的市场风险会高一些。我们不去论证这种稳定性高与低、强与弱以及市场风险大小的历史原因以及它们之间的市场化差距,而是把重点放在如何发展我们的市场,如何吸引潜在的投资者,如何解决在市场逐步完善过程中的问题等等。当然,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人投资者来说,如何在一个从“薄市场”向“厚市场”过渡的金融市场中去进行有效的投资决策是最为重要的。
查看更多
下一篇
本文网址:
https://www.reader8.net/book/20101222/673023.html
读书人精选
热点排行
保险的独立性及其与资本市场的融合:以日
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基础理论与发展策略
80后的理财快车 (宝利嘉智库:42)
中国社会保险管理服务发展报告(1978-201
全国高职高专会计专业工作过程导向系列教
从保险大国迈向保险强国:上海国际保险中
美国自然资源公共信托制度研究
农业旱灾指数保险的理论及应用研究/中国
女人就是要理财 (微经典)
纳税热点难点200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