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人生困惑问庄子 |
 |
|
 |
人生困惑问庄子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文化出版社
·页码:262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8月
·ISBN:7807403497/9787807403494
·条形码:9787807403494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文化中国
内容简介 《人生困惑问庄子》由台湾大学哲学系傅佩荣教授帮您向庄子讨教人生困惑的答案。 《文化中国》栏目是以弘扬中国优秀传统历史文化,提升观众人文素质为宗旨的日播型栏目。它由主持人和嘉宾以闲聊趣谈的方式,讲述生动、有趣、有文化内涵的历史故事,通过专家、学者对故事深入浅出的诠释,让观众轻松读历史,快乐品文化。人们把孔子称为“圣人”,把庄子称为“神人”。孔子倡导的儒家思想长期在中国占据主导地位,把他奉为“圣人”不足为奇,那为什么把庄子称为“神人”呢?庄子和老子并称为“老、庄”,是道家的代表人物,那么,道家思想对我们今天的生活有什帮助吗?现代都市生活的快节奏,使得人们都急躁地旋转于“高速”的漩涡中,匆匆忙忙地随波逐流。有人叹息过不上缤纷绚烂的物质生活,美好的生活越来越远;而有人拥有了千万财富,却仍然在唉叹幸福没有光顾。人生困惑问庄子,台湾大学哲学系傅佩荣教授帮您向庄子讨教答案。
作者简介 傅佩荣,1950年生,祖籍上海。现任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是台湾地区著名的哲学普及大师。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博士。曾任台湾大学哲学系主任兼哲学研究所所长,荷兰莱顿大学、比利时鲁汶大学客座教授。
傅教授作为一位杰出的演讲家,近十几年来,每年举办200多场人生哲学讲座,从学校到企业,从文化到基金会,都常见其身影和足迹。并曾多次应邀前往马来西亚、韩国、美国、新加坡等地为华人社团作传统文化讨座。
目前出版作品有《哲学与人生》《解读论语》《解读庄子》《解读易经》《解读老子》《解读孟子》《西方哲学与人生》《心灵导师》等,以及DVD、VCD制品《孔子的大成之道》《向孔门弟子借智慧》《向孔子问道》《向老子问道》等。
今波,著名节目主持人,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现任职于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从1992年起先后主持过新闻、体育、综艺等节目,集主持、策划、编导于一身,制作的新闻节目和综艺节目曾在全国多次获奖。自2006年元月主持《文化中国》节目以来,凭借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大气而不失诙谐的气质形象、雅俗共赏的主持风格与亲和从容的人格魅力,赢得观众和各界的好评。
编辑推荐 《人生困惑问庄子》是 国内首档大型历史文化谈话节目。
目录 第一讲 庄子何许人也
第二讲 贫困与快乐
第三讲 义与利之间
第四讲 不为名所累
第五讲 面对生老病死
第六讲 与他人相处
第七讲 上下级相处的艺术
第八讲 快乐当孝子
第九讲 与自己和谐
第十讲 与自然和谐
第十一讲 争与不争
第十二讲 不要迷信算命
第十三讲 书本与智慧
第十四讲 把工作变成艺术
第十五讲 逍遥人生的最高境界
……
序言 我每次回沪都会留意sMG纪实频道《文化中国》栏目。比起在其他电视台的“论坛”、“讲座”类节目,它对我更有吸引力,颇有“目不转睛”的感觉。《易经》、孔子、《老子》并不容易诠释,但是《文化中国》做到了。它能针对现代人的心理,通俗地以古人的哲学智慧予以点拨,达到了“古为今用”的效果。
不要小看了讲故事,中国古代一位著名禅师说过,人与真理之间最短的距离就是故事;他还说,一枚丢失的金币,就是在点燃一根小小的蜡烛后找到的。
我还注意到,《文化中国》不仅是单一的影视节目,还配合有出书、讲述人评选和“轻松读历史,快乐品文化”等高品位活动。我忽然悟到《文化中国》成套的文化产品不正是“海派文化”的创新吗?与其用很多时间去挖掘“海派文化”的历史,不如用大部分精力来创造新的“海派文化”。
“十七大,,.提出,大力推进和谐文化建设,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明需求,这要靠全国文化界的努力。我相信《文化中国》也必会按此要求而更上一层楼。
文摘 第一讲庄子何许人也
人的一生存在着很多变数,像健康、爱情、工作、事业,甚至生命,时时都可能发生突变。有的人昨天还是身无分文,今天却中大奖成了百万富翁;有的人今天还是活力十足,明天就离开了人世间;曾经相亲相爱的夫妻突然间就会反目成仇……生活中这样的大喜大悲是屡见不鲜。面对成功,有的人像范进中举,结果乐极生悲;有的人面对挫折就茶饭不思、寻死觅活。这些都是在遭遇变故的时候,人的心灵承受不了而发生的悲剧。其实对于人生的种种烦恼,有一个叫做庄子的人,有很多的破解的办法。庄子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有人说庄子是一个太空人,这是怎么回事儿呢?
主持人:有人说,庄子是太空人,这种说法是不是太玄了点?
傅佩荣:确实听起来很玄,但是如果你翻开《庄子》,就可以看到,庄子用三种笔法来描写世界。首先看第一篇《逍遥游》,在《逍遥游》中,鲲变成鹏,鹏一飞,飞到九万里,飞到这么高的地方。庄子说,从地上看天上很美,那么从很高的地方看地上,也很美。而从很高的地方看地上,只有太空人才能做得到。我有时坐飞机听到播音员播报“现在是三万尺高空”,庄子却是在九万里,外太空去了。这是第一个我们可以找到的根据。第二个是在《庄子?秋水篇》里,庄子说,中国这么大,在四海之内,只不过像是仓库里面的一粒米而已。你想想,能把中国看作一粒米,那肯定是在外太空了,太远太远了,整个地球看起来就像一块小小的石头而已。
主持人:这倒是和现在我们所谓的宇宙观很相似,地球再大,在宇宙当中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粒子而已。我们就觉得神了,在那个时代,庄子怎么会有这样的一种思维?他就像是在太空一样,看到了这样的一种状况。
傅佩荣:最主要是因为,他是道家。道家是中国历代以来,在思想界最令人赞叹的学派。其他各家都跟现实生活不能脱节,并要建立一些生活的规范,找到一条路来走。道家则好像是腾空跳跃,一下子跳到最高的地方去了。
主持人:这么说来,庄子是太空人,听起来确实很玄。
傅佩荣:是啊。庄子在《逍遥游》中说大鹏鸟飞到九万里高,大鹏鸟到了这么高的地方,回头看什么?看地球。并且说,我们平常在地上看天上,苍苍茫茫真是漂亮,好像很幽远深邃;如果你从高空看地上,也是一样的感觉。这句话就提醒我们,距离产生美感;但是庄子的用意不在于只是美感而已.他希望你能够摆脱现实的各种束缚。另外一段在《秋水篇》里面,庄子说:“秋水时至,百川灌河。”黄河暴涨,暴涨之后,向东慢
……